红红火火恍恍惚惚

孩子的问题归根结底都出在家长身上

2021-01-26  本文已影响0人  千山清

“妈妈,你还没给三姨说我的好事。”

上一年级的小外甥语气里有藏不住的喜欢。

“什么好事?”妹妹一时没反映过来。

咱这当过老师的反映倒快。

周五,期末考试刚结束,小家伙一定考得不错。

“不用你妈妈说,全世界都知道,你考试成绩优秀,得了奖状!”

我逗小家伙。小家伙板着我的脖子蹦高高。

家有小学生的读者朋友,你家的小学生拿回家的是什么奖状?

“劳动小能手”  ,“学习进步小明星” , “帮助同学小达人”,“阅读小达人”,

“尊敬老师模范”……

老师们的创造力爆棚,深挖每个学生的优点。小学生们捧着红彤彤的奖状,一个个小脸兴奋得通红,像极了他们作文里写的“脸红得像熟透的苹果”。

“三姨真厉害!三姨就是老师!”

自从他儿子上幼儿园,妹妹就不遗余力美化我。

家族圈里的宝妈们也好这一着。

我呢?就是摆脱不掉“好为人师”的臭毛病。总爱在教育问题上叨逼叨。

宝妈们听进去多少不知道,适得其反的时候倒不少见。

现成的例子来了。

“听课的时候眼睛盯着老师,听懂了就点点头。你认真学习的样子,老师看在眼里,会很喜欢你哦。”

一年级的小朋友,我的好外甥瞪大眼睛,听得认真。

六岁的他被大人教导:要听妈妈的话。

天!

我的原话是,听课的时候,懂了,点点头,不明白的时候摇摇头,皱皱眉,老师就能明白学生听课的情况。

老师会根据学生的反馈调节自己的讲课进度或者讲课方法。

我的本意在听课时,

学生要给老师有所交流,除了给老师提供及时的反馈,还能增加老师讲课的成就感,会越讲越带劲。

到了家长那里,孩子的表现就是为了获得老师的关注和喜欢。

当然,哪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被老师看重。甚至盼望自己的孩子能在老师那里吃上小灶。

这些想法或做法的出发点,颠倒了主客关系。

每一个人都应该是自己的主人。你做了应该你做的事,正常情况下别人自然称赞你的所为,进而喜欢你这个人。根本是你做了该做的。而不是事先揣摩别人喜欢你怎么做你再去做。

至于别人对你的看法,那是别人的事。

特别提醒家长,要告诉你家的小朋友,老师是和爸爸妈妈一样的普通人,老师也有喜怒哀乐。

只要你自己做的对,不用把老师批评你的话,过于放在心上。​

当然可以选适当的时间和场合与老师交流,这是另一个话题。

这样,孩子才不会养成讨好型人格,才有自我,有做事的原则,才会向内求,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而不过于依赖外界的奖励,如奖状,小红花等。

要帮助孩子弄准自我要求和外界奖励界限。

这样长大的孩子,青春期不会出现逆反行为。

曾经,我祝贺一个家长孩子不听他的话。家长惊得目瞪口呆。

说到底,逆反行为是孩子有了自己的判断,不再唯家长老师的命令是从。

而老师家长却没有看到孩子的成长,感觉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战。继而暴发师生大战,亲子大战。

孩子的问题还是出在大人的身上。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