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产品经理产品设计

用户画像简述

2017-02-26  本文已影响149人  白熊S

    用户画像是真实用户的虚拟代表,产品经理建立用户画像通常建立在数据之上。用户画像包括但不限于用户的属性和使用产品的习惯。

    在工作中,用户画像能更好地帮助产品经理做需求分析,把画像带入需求中,更容易获取用户深层次的需求。同时也有利于做决策和内部沟通。

    “用户画像”和“场景”是出现在产品经理文章中的高频词汇。因为产品经理经常思考的问题就是,我这个功能是在什么场景下解决了什么样的人什么需求,或者说在什么场景下解决什么问题应该做什么样的功能。由此可见“用户画像”的重要性。

    了解用户画像是什么?有什么用后,如何快速建立用户画像?

    找关键因子(贴标签)是快速建立用户画像的方法之一。使用这种方法的前提是对用户和业务有一定的理解。在找关键因子前,建议先有具象化问题,从问题出发,到假设因子,再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验证想法有一个闭合的思路。

    以网易云音乐为例,云音乐的产品经理把“年龄”和“对音乐的喜好程度”,作为两个重要的分析因子,划分出如下四类用户:

第一类:青春期的学生

年龄:18-24岁

对象:青春期的学生

场景:很多

目的:用音乐表达自己

音乐的喜好程度:把音乐视为陪伴

其他:音乐的风格还未固定

第二类:都市白领

年龄:24-30岁

对象:白领

场景:公交车,地铁,上下班路上

目的:听音乐打发时间

音乐的喜好程度:一般

其他:音乐品味风格固定

第三类:工作多年的人

3年龄:0岁+

对象:工作多年的人

场景:一个人的环境

目的:欣赏符合自己品味的音乐

音乐的喜好程度:音乐为生命的一部分

其他:对音乐有比较深入的理解

第四类:民间乐评人,音乐大V

年龄:年龄更大的用户

对象:资深音乐爱好者

场景:一个人的环境

目的:欣赏符合自己品味的音乐

音乐的喜好程度:非常了解音乐

其他:民间乐评人,音乐大V

    云音乐用户被划分为四类后,依据自身的产品现状,分析出后面该重点扩展哪一类用户群。

    哔哩哔哩也用年龄把用户分为PC世代(20岁以上,2014年前使用b站)和手机世代(20岁以下,越2014年后使用B站)。B站10-19岁用户占40%,20-25岁用户占30%。

    在内容偏好方面,PC世代与手机世代喜欢的动画,对国产动画的态度都有区别。

    行为场景上,PC世代是网页和手机的同时使用者,评论参与度在下降。而手机世代热衷于发送弹幕,乐于讨论,网页端使用者不到一半。

    不同的群体喜欢不同的动画,那么产品运营调整对不同内容的曝光优先度,从而达到扩展或巩固某一群群体的目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