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家庭主妇的1000天-41,偏见的思维
我带有偏见,有时候很强烈。无论是在看书还是与人交流的时候,都存在偏见。但我以前很少为之而苦恼,因为我的偏见,一般都是针对一件事,而非一个人。
大概几年前有一个同事,他打电话跟我说他很烦恼的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很细小,小到如今我也忘记了到底是什么方面的事情。我听了之后就跟他说,这件事情太小了,你为什么要去关注?然后我跟他说了解决的办法,还说让他以后不要关注这么小的事情了。后来,我把这件事拿来跟第三方讨论,第三人,就说这个人格局太小了,关注的点太小了。我不同意,我觉得这件事的确小,如果长期关注这类小事小细节会导致一个人非常烦恼,可以说是格局小,但不能因为别人关注这么一件小事,就说他格局小。而且他很厉害,他是一个能背下《易经》的人。从人这个方面来看我不带偏见。但这件事是大,是小,我是带有偏见的并且会忽略的。
后来,事情被解决得很及时,我也没有办法知道这件事会不会引起不好的其他影响,无法知道自己的偏见对不对。
这种偏见的思维成长,我个人认为,源于一个人从小到大所接受的环境和知识。环境会影响一个人的言行举止,而知识则会影响一个人关注的焦点。第一点很多人都赞同,但第二点就有人要提出异议了。
为什么知识会影响一个人关注的焦点呢?当你给一个孩子一把锤子的时候,他会把周围所有的东西都做当作钉子。而一个濒危物种保护者,94%的人会持续性的以为自己的所保护的物种,还处于濒危状态。这不是偏执,只是本能。过于单一的工具或者知识,都会蒙蔽一个人的双眼,让人看不到其他。虽然这无可厚非:我会且只会做这样一件事情那么我巴不得这件事情,永远不会结束。好比那个只会收费的收费站员工一样。但不代表这个想法是正确的。我自己也会如此。但我不知道。
以前的我就一直很不理解这一幅图片:

但现在的我发现我就是最底下的那个人,我还没有开始积攒足够的知识,在这个工具箱里,我连一把锤子都没有。我应该学习和改变。
结合昨天说的,如果我持之以恒地采用实事求是的一个角度去看待问题分析问题,我应该就可以慢慢地脱离这个偏执思维的漩涡了吧。
那我要怎样去采用这个实事求是的角度呢?用数据吗?人均GDP这些数据吗?我总觉得,这些数据也存在水分,尽管我的知识和经验并不能支持我去找出这些不足之处。
我想我还是会关注这些数据,然后像财务看公司数据一样,去感受数字背后的一个真实的世界。至于摆脱偏执思维,这个想法需要持之以恒地对自己的想法做剖析和整理,多角度地去看待问题,继续学习和积累经验。希望有一天的我可以到达黎明前的黑暗,并且安然度过直至看到黎明。
记于辞职第98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