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散文成长励志

纵然我有许多的故事 但我还是一个不会聊天的人

2019-03-07  本文已影响158人  沉吟君

  与以往的许多时候一样,坐在电影院旁的星巴克里,一边在手机上码着文字,一边喝着抹茶拿铁。得益于越做越大的手机屏幕,倒是让我的眼睛轻松了不少。这几年里,手机换了好几个,但星巴克这边的抹茶拿铁,却还是保持着同一个味道。以前无聊的时候,常常会来星巴克坐坐,倒不是因为钟情于这边的咖啡味道。主要是因为城市喧闹繁忙,街头都是四下疾走的行人,让不忙碌的我,感到紧张,也感到不知所措。街道上正在做一些基建项目,封闭了两年有余,而街道两边的人行区,倒是有一些长凳,可以供人歇息。只是,每每在长凳上坐下,都会觉得自己与这个城市格格不入,坐在哪里,就会破坏了哪里的风水。也许正是因为被街道之上的繁忙所迫,我才会选择去星巴克落脚。星巴克的店面虽然开在了主街之上,但其所处的空间,却是相当的内敛。一面面透明的玻璃,隔开了空间,也把那些紧张与不适,给隔在了外面。只需一杯咖啡的价格,就能坐上一下午,一个人静静的喝着咖啡,也绝不会有人打扰。虽然店里还是会有一些人来人往,也有人会小声的说着话,不过比起一墙之隔的街道,这里也还算得上安静了。靠着玻璃落地窗的地方,有两个座椅,运气好的话,可以独占其中一个。我就喜欢这么坐着,时不时的看看窗外来往的人群。在人群之外看人群,也不会有不安了。

  星巴克里的咖啡,并没有什么特别,所以去的时候,多是去喝它的抹茶饮料。相比于其他的小店,这边抹茶拿铁,要厚重一些。但这一厚重,却不是来自于抹茶,而是来自于添加在抹茶里的糖。也不知道是为了适应西方人喜甜的嘴巴,还是为了满足澳洲肥胖大众的卡路里追求,星巴克在来自东方的抹茶里,慷慨地塞进了许多的糖,也算是这一饮品的西式创新了。不过糖加的有点儿多,所以每饮一口,都像是用糖在腌制舌头,齁甜齁甜。人若是进食了过多的糖,会容易刺激大脑,让人回忆起许多以往的事情。比如那些曾经喜欢却没能在一起的姑娘,那些许下了却又没能完成的承诺,还有肚腩之上那一团温暖油滑的肉,以及荒废了多年的减肥志愿。每念及此,心中总是感叹,这哪里喝得是饮料,这明明喝的就是不痛快。也许正是因为这些不痛快,才会有我苦中作乐一般的自嘲,让我能在自嘲之余,就着崩解的心情,写下这一段又一段的文字,以此充盈我这寡淡的朋友圈。

  想起数年前在日本喝过的抹茶,茶味浓郁而水质清冽,觉得舌头上的每一支味蕾都伸展了开来。那种感觉,不像是喝饮料,而像是在给舌头洗澡。每喝一口,都像是给湿粘肥腻的舌头做了一次spa,让舌头脱去粘腻,变得轻盈。而星巴克的抹茶拿铁,给人带来的味觉体验,却是极不相同。或许是因为甜味过剩,所以抹茶味道变得不那么明显,咽下之后,还得再多咽几口口水,淡化了口中的甜,才能在齿底舌尖品出那么一丝丝的抹茶味道。这里的茶味,有些不纯,混着些甘甜。

  饮日本的纯味抹茶,好比春来之时去山间踏青,如行画境,听溪水于驻足,揽青山于一望,万事万物都直挺挺的呈于眼前,可谓通透。而这甜甜的星巴克抹茶,更像是在一个温暖喧闹的房间里围炉而坐。空调的暖风不时地吹起窗帘的一角,透露出窗外的一点翠绿。定眼去瞧,窗帘又摇摆了回来,遮住了缝隙,像是看见了,又像是没有看见。就这么臃懒的坐着,既不起身,也不渴求,静静等待帘布的下一次掀起,所谓闲适。

  尽管两种饮料都是抹茶,但其间品味却有诸多不同。或许它们唯一的共同点,就是都得慢品,得呡着嘴唇慢慢喝。得轻含而细咽,缓缓而下,方能知其味韵。一饮而尽虽是痛快,但囫囵吞枣般的走口填腹,终究是有些浪费了。日本人喝茶的时候,讲究一期一会,品味逝时不再的珍惜。我虽知道一点点,但还是领会不了那些高雅意境,只能在一饮一啄间,借着过量的糖,回忆起一些陈年往事。有年少轻狂的事,有堪堪记得的心情,还有一些不那么记得的人。

  好友曾对我说,说我是有特异功能的人。抱着满心的欢喜与期待,我懦懦的问好友,我有什么特异功能。好友悻悻的回复:“你总能一句话就把我开心的心情给拉到了谷底,一秒钟就能把我从高兴变成不高兴。”看着屏幕上跳跃而出的文字,不由得哈哈一笑,嘿,竟然给我下套。一边安抚着自己心里不服气的小情绪,一边努力的提起下垂的嘴角。心底的角力总是让人疲惫,以至于眼睛都变得有些干涩。无奈的打了个哈欠,硬挤了一下自己的泪腺,让眼睛稍微的湿润了一些,便扔下一句哈哈哈哈,就此结束了这个尴尬的话题。好在那些哈欠与瞪眼,都是隔着手机屏幕,如果让对方看到我的窘态,我还真不知道该如何自处。想起以往的一些对话,我,或许,的确不算是一个会聊天的人呢。

  说起聊天,便不得不提起QQ与线上聊天室。还记得第一次用QQ的时候,是在2003年的年尾。那时候的网络用户不多,身边也没有多少人用QQ,好友列表里,空空如也。在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QQ都只是我电脑桌面的一个摆设,它就像一只不会动的宠物企鹅。其唯一的用途,就是给我的电脑桌面,稍微添加一点卖萌的属性。而在那个没有多少线上同伴的网络时代,真正充盈了我网络生活的,是各式各样的网络论坛与线上聊天室。大概现在的许多人都不知道线上聊天室是什么东西,但在十几年前,那却是网上最热门的一个地方。

  那还是拨号上网的时代,网速极慢,下载的速度最高也只能达到每秒5KB。聊天室里的用户,都是天南地北的陌生人,大家不能发送图片,也不能用图片来做头像。网民们没有太多的辩识度,能够区分彼此的方式,只有名字。你若是把名字取得新颖有趣了,便能吸引更多人的眼球。于是乎,中二如我,在网上搜寻许久之后,就给自己取了这么一个名字“♂︻┳一♀”。虽然有了辩识度,不过却很难使用,因为这些怪异的符号,在键盘上打不出来。只能把它复制到QQ上,当作QQ的名字,然后每次申请新的网站或是聊天室,就去QQ里面复制。如果不是当初一遍一遍的复制,或许这个名字早就遗失了。只是没想到,那时堪称中二的取名,却是使用了这么多年,直到今天都没有变。这样看来,我可谓相当的专一了,能把一个网名用上十几年的人,真的不多呢。

  记得那时的网络,流行线上聊天室。热闹的时候,一个聊天室里会有几十甚至上百号人同时说着话。往往你在与一个人聊天的时候,你俩的对话间,还会有五六十人同时进行着其他的话题。有的时候,旁人觉得你们的话题有意思了,便会插话进来。那些插不上话的,往往在一两句无回应的问话之后,便悄然离去。他们既没有开场时的“你好”,也没有散场时的“拜拜”,来去从容,好像行云流水,不带一丝怨气。有些时候,我也是他们之中的一员,像freelancer一样,四处游弋,寻找与人聊天的机会。

  我们在这个陌生人组成的海洋里游泳,我们热情满满,每天都有聊不完的话题,每天都有无数的故事与彼此分享。比起身边的人,我们心间更多的话语,却是说给了这些陌生人听。好在那时的网络环境还不错,干净,没有垃圾小广告,也没有太多杂七杂八的人。就算是陌生人间的纯文字交流,也会让人觉得贴心而温暖,彼此间的见闻分享,即新奇又有趣。虽然从来也不会有人说,但大家心里都明白,每一次关闭聊天室的窗口,都等于一次永久的告别,陌生人们回归于陌生人的海洋,各自分散,此生都不会再有交集。而那些故事里的感动与惊叹,却不会随着陌生人们的离去而离去,它们会留下一点影子,那是属于自己见闻的一点回忆,一点点关于众生苦乐的回忆。有时候我也会想,为什么聊天室这种没有固定用户群体的网站会流行于网络。或许,它的存在,不在于凝聚相似的人,而是纯粹的满足人们倾听与倾诉的欲望罢了。

  线上聊天室风靡了一阵,就暗淡了下去,随之而来的是百家争鸣的论坛时代。不同于聊天室,论坛里面的内容更多。由内容分割而出的不同版块,会把帮助人们,把有相同兴趣的人聚集起来。相比聊天室里浅浅的吹牛打屁说故事,论坛给了人们一个类似于社区的地方。这里聚集的虽然都是陌生人,但大家却形成了一个集体,论坛的存在给了人们一个基础,一个能发展出更深与更长远关系的基础。因为论坛,大家被内容与相似的人所吸引,也不会因为下线,就相忘于江湖。于我而言,这里不仅仅是一个无聊时候就逛逛的网站,而更像是我在茫茫网络里的一个家。

  记得混得最久的论坛,是北美的一个华人论坛,叫做“忧天论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创立者会把论坛取名为忧天,也不知道是不是取意于这句诗,倒是有点悲天悯人的意思。我从来没有问过论坛名字的来历,现在想起来,却是想问也没有人可以问了。毕竟论坛都解散了十几年,当初论坛里的人都已经不在了,找也找不到了。还记得那个时候,我每读一篇帖子,就会在底下回复“灌水”,灌水灌得多了,竟也成了论坛里的名人。直到一天,我被邀请加入论坛的管理层,于是,我就成了论坛里的一个版主。那时的我,大概只有十六岁,也许是版主里最年轻的一个。因为有着大家的帮衬,我也能堪堪的打理着我自己的版块。我经营的版块叫做音乐殿堂,日常的作业是分享各种歌曲,也要找一些试听链接和下载链接。除此之外,还要纵观全场,把一些热门的帖子加精置顶,顺便再删除那些恶意的广告,以便维护健康的论坛环境。相比其他的版块而言,我这边还算轻松,基本上没几个人发帖,也没有多少人来我这边发广告。而这音乐殿堂,也当真是随了我的慵懒性子,在热闹非凡的论坛里,却是稳稳的守住了一份偏隅的清静。

  也不知道当初的自己为什么会加入忧天论坛,明明我是身处澳洲,却又无比偏爱这个地处北美的论坛。像这种回忆不起,又不能解释的事情,就都归于缘分吧。或许,我就是会与北美的这个论坛,蒂结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奇怪缘分,这是写在命里的缘分,不由想,也不由说。版主们的关系,与普通的论坛用户相比,要紧密得多。我们经常会一起私下聊天,说一些论坛里与论坛外的事情。不同于聊天室,这里的故事都是与人挂着钩,明天你再回来,他还是这个人,也不会消失不见。而唯一的变化,也就是你们之间的相知,变得更深了。记得那时的版主们,有写网络小说的作家,有职场的女精英,有经历丰富的中年大叔,还有IT届的大神。其实他们的身份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在一起经营论坛时的友爱互助,以及一起所度过的愉快时间。对当时的我来说,他们是我重要的陪伴,于现在的我而言,他们是我重要的回忆。

  说起论坛的解体,倒是有些令人唏嘘。那时候的网络监管还不太严,论坛为了与其他大大小小的论坛争流量,于是就开设了情色版块。很快的,流量就上来了,不过百分之九十的流量都流去了情色版块。它就像一个肿瘤一样,飞速长大着,同时也吸取了其他版块的营养。由于用户流量的不均衡,导致论坛的结构也变得畸形了起来。为了区分众多的内容,为了目录索引的便利,越来越多的情色版块被添加了进来。直到某一天,中国大陆突然把论坛禁封了,国内的网民们上不了论坛,大家这才开始变得紧张起来,紧张着论坛的未来,也紧张着论坛之后的走向。关于以后的策略,论坛的高层们也讨论过许多次,要么重整论坛,挽回国内的用户群体,要么就保持现状,致力于发展海外的用户群体。我那时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并没有参与商讨,也就是听闻了一些风声,知道两边的声音都很强烈。这样拉锯了几个月之后,高层们做出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决定,他们决定把论坛一分为二,一部分随着情色版块分离出去,成为一个新的论坛,继续现在的流量策略,叫做“友情论坛”。而剩下的,就继续延用曾经的名字,忧天论坛。我那跟情色没有关系的音乐殿堂,自然就被划分在了忧天论坛的这一边。由于绝大多数流量,都在友情论坛的那一边,许多的版主就跟去了友情论坛。而我与其他的少数版主,就像是抛弃的老人,留守了下来。大多数人都走了,自然也就不会像曾经那样聊天说话了,整个论坛的管理层,显得颇为寂静。也许是因为之前热闹的太过火,倒是让这一时的寂静,显得格外的深重。

  我就默默的守着我的版块,像是守着一个没有人光顾的祠堂。每天上线的时候,我都会去网上找几首歌曲,准备好试听与下载的链接,然后发在我的版块。做完这些日常工作之后,我便会去游历其它的版块,看看有多少人在发帖子,也看看还有多少版主在做更新。下线前,就回到自己的版块,看看自己所发的帖子,有多少的阅读量。慢慢的,论坛越来越冷清,其他版块的版主们也不再更新。渐渐的,整个论坛的流量也越来越少,少到连发小广告的人都绝迹了。在等也等不来人的时候,终于等来了高层们的声音。忧天论坛,就这么解散吧,反正也没有人会来了。错愕之下,我嗯了一声,便离开了这个经营了几年的地方。许久之后,我心中忽然有了些念想,想去看看友情论坛了,便去全网寻找,却发现友情论坛也消失了。是拼流量拼输了么?还是被网警关闭了?我不知道,也无从知道,能知道的是,它终究还是死在了网络的潮流里。

  论坛生涯结束之后,我也经历了不少的其他事情。有阵子,我成为了一个爱国的网络愤青,加入了中国红客联盟。在联盟的QQ群里,一腔热血的爱国心,被激荡得汹涌澎湃。跟着指挥,与几百个人一起用流量软件,在同一时间攻击日本网站的服务器。结果就是,几百个人,辛苦了好一会儿,却没有什么用,白白的耗费了CPU的算力和自己家的电费。虽然在联盟群里斯混了几个月,但是并没有学到什么有用的东西,唯一得到的,也就是从红客大神们那儿拿到的冰河木马软件。本想着可以拿它去控制别人的电脑,只是我都还没用上,它就被电脑里的杀毒软件给查杀了。现在想起这些事情来,还真是嘿嘿嘿。

  后来有一阵子,糗事百科非常的流行,网民的段子属性,好像一瞬间得到了激发,全网都流传着各种各样的冏人糗事。不知怎么的,我就加入了糗事百科的群,还认识了不少的糗友。其中的一些人,虽然联络的不频繁,但到现在,都一直有联络。我喜欢糗事百科,喜欢大家的精神,喜欢那种苦中作乐的精神。能把自己的凄惨,用笑话的方式讲述出来,也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呢。

  除了糗事百科,网上也流行过千橡科技的校内网,也就是后来的人人网。它从兴起到鼎盛,没有花费多少时间,它从鼎盛到没落,也没有花费多少时间。只是这一起一落间的几年,却是埋葬着我的大学人生。我也不知道那几年的自己都在干嘛,好像天天都在网上刷着校内,和各种各样的人互动。有朋友,有同学,有朋友的同学,有同学的朋友,还有不知道哪儿找来的十八线小明星,还有追着小明星的其他小伙伴。总之,我的活跃,很快就把我推上了我们UNSW的校内人气之星。看着同在榜单上的其他帅哥靓女们,我简直都要膨胀了。现在看来,那些膨胀的,就是自己的名利心与虚荣心啊。现在想想,这点儿虚名,真是屁用都没有,该单身的我,还是得单身。

  最近被朋友批评着,说我不会聊天,如果不改变的话,就还得继续单着。其实,我并不是不会聊天,更多的是不想聊天。曾经的我,还是挺会聊天的一个人,要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的人,会愿意与我分享他们的经历与故事。记得以前还在读书的时候,一到假期,我就会在网上找个网游来玩,以此打发时间。后来玩到一款游戏,叫做“魔域”,因为一个人升级打怪太无聊,便在游戏里找了一个老婆。后来开学了,把游戏就弃了,也没有好好的与对方说再见。于是,一学期就这么过去了。等到学期结束,又回到游戏,却见这姑娘还在傻傻的等我。她每次上线都会给我发消息,游戏里的信箱塞满了她的信。虽然都不是什么感人的话语,多是“在吗” “你在干嘛” 之类的简短问询,看着这惊人信件数量的时候,却是把我震惊了。那时的我,说话总是口无遮拦,一直都是亲爱的亲爱的这么叫唤着她。殊不知,这一句一句的叫唤,都在打开信箱的那一刻,返还了回来,它们变成了我沉重的枷锁,也叫我明白了何为辜负。草草的写了一封回信,告诉她我弃游了,让她不用再等我,便就此删除了游戏。至于这个姑娘么,我既不知道她的名字,也不知道她住哪里,不知道她的声音,也不知道她的容貌。就是这么一个我什么都不知道的姑娘,却是让我记得了这么多年。这一段缘分,也算是奇妙了。我们这一生要遇见许多的人,也会与许多的人分离,这种离合聚散,倒是不分线上与线下,只看是缘浅或是缘深了。很多的时候,我们不明白一个人出现在我们生命之中的意义,但多年之后,当你回想起一些往事,你就会觉得冥冥之中自有安排。人的命运就像是一条河流,串起一个又一个相遇,也串起一个又一个的离别,你会看见你在这一河流里的变化,你会明白,那些来来往往的人,或多或少的,都给予了你一些变化与改变,也正是经历了那些人与事,你才能成为今天的自己。以前,或许因为内疚,想对游戏里的老婆说一声对不起,现在却是想对她说谢谢,很高兴能遇见你。

  是的呢,我不太会聊天,过去的这一年里,能在微信里跟我私聊,并且能说上五十句话的人,曲指可数。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我曾经是能够牺牲睡觉时间,每天跟人聊上八小时。现在,却是宁可一个人写着文字,也不愿意与人开启一个话题。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当我再次回忆起往事的时候,我会看见那个人,那个在我命运节点里拿走我聊天技能的人。又或许,我只是自己想把自己困在这里,就这么静静的待着,直至月久年深。

  

PS:

  唉 一直被同学与朋友批评 说我高冷厌烦 说我对话时候内容太少 还老是回复一个表情 别的本事没有 倒是把表情用得出神入化了

  心中觉得有些冤枉 其实我木有扮高冷 也不是讨厌交谈中的对方 只是不太想在手机上打字而已 如果有事情 可以在短信或是微信上说说 聊天的话 见面聊不是更好么

  手机上看不见彼此的眼神 感受不到彼此的气息 见面时候的眼珠子一转 在手机里打出来 也就是个翻白眼的眼神 手机聊天里的寡淡 哪里及得上见面聊天时的精彩 我就想一边喝着抹茶拿铁一边聊天 这样嘴巴里说出话 也会带上甘甜的味道 我还喜欢一边吃这面 一边聊天 看对方一边吧唧着嘴 一边说着话 颇有亲切的气息

  有些时候 话题断了 说不出话了 尴尬了 也没有关系 我们可以就这么坐着 看彼此的红霞从脖子爬上脸 爬上额头 再变成汗水滴下来 即便是这样 都好过手机聊天 好过这平平的屏幕 也好过这平平的文字

  所以 聊天的话 还是出来见面聊吧 让我们看看彼此眼底倒映而出的影子 运气好的话 你除了看见你自己的影子 你还会看到对方变大的瞳孔哟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