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慧美读书会第六期——《贫穷的本质》读后感
贫穷,限制了思想
我出生在一个物质生活在当年还算可以的家庭,遗憾的是记事后,由于种种原因,家道中落。我从骨子里品味了——贫穷。
当我意识到这件事的时候,我很苦恼,甚至是难堪。上小学后,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我家会没有钱呢?我妈去饭店给人家洗碗,一个月也六七百呢,一年12个月,怎么也够给我交学费了。我爸上班一个月两千块钱,逢年过节还有福利。即使爸爸之前做生意赔了钱,也不怕啊!可事实就是,我家很缺钱,每年一到开学交学费,我就很烦,甚至不想去上学。
贫穷,让我体会了人情冷暖,让我很烦恼,甚至是羞耻。而长期的这种贫穷压力,也让我的父亲肝气郁结,英年早逝。可即使这样,我也不希望接受捐赠,那让我很不舒服,那种大张旗鼓向世人昭示我生活在穷中的形式,让我很不自在。
这说明我有羞耻心!我很庆幸,我没有把贫穷当成理所当然,而是努力的改变这种状态,通过自己的双手去结束这样的贫穷。
我一直都是这样做的,并一直都从未改变。
这本书中说一个农民在大部分农场减少劳动力的时候,处于失业状态,穷的需要领救济粮,孩子也不得不辍学。他把原因归结为他的父母生了太多的孩子,没有给他留下足够的财产,当研究者问他:“为什么不去学一门手艺呢?”他的回答是年龄大了。而实际上,很多富人从来不会有这种感觉,他们认为知识是无穷尽的,要活到老学到老!
我的父亲刚开始事业做得很好,因为他学习裁缝的技术,后来开服装厂,他没有及时的进修,学习最新的技术和管理方面的知识,最终以倒闭收场。
贫穷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去改变自己的思想,固守原有的状态,进一步加剧贫穷。
文中描述了另一种现象:在非洲的某个国家,人们会倾家荡产去办一场葬礼;去花费大部分的钱去买一些精神方面的东西,却领着救济粮。一年只工作70天,其他时间就是在家里窝着看电视。因为他觉得自己除了干那一件事外,别的事做不了。
如果说风俗习惯不可抗拒,那家里的智能手机、电视等一些享乐用的电器在生存问题面前,却并不是很重要。他需要走出去,将剩下的将近10个月的时间去找其他的方式来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没有人天生就会干一件事,不会就去学。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个学不好,就去学别的。总有能解决你生存问题的事情。
当你跳出原有的思想范围,你就有了摆脱贫穷的力量。
很庆幸自己遇到凡雅,认识一群优秀的小伙伴,让我跳出原来家庭妇女的思想认知,改变了自己,步入了一个我喜欢的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