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阐幽之四十九: 跟着孔子学应对
季康子迎孔子返回鲁国后,问政于孔子。此时的孔子已经七十多岁,算是季康子的长辈,面对季康子诚恳的求教,立即忠言相告,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⑴设想一下,如果齐景公问政⑵时,三十七岁的孔子回答:“君帅以正,孰敢不正?”岂不是要掉脑袋的?因此,孔子是极善“恕”道的,他能在电火石光之间,找到适合对方的话来,既不刺激对方,又能给对方以启示。
孔子带领一群精英周游列国。卫国的弥子瑕是子路的连襟,他串通南子操控着卫国的政权。得知孔子来到卫国,弥子瑕让人传话:“孔子投奔我的话,才可以当卫国的大官。”孔子并没动心。后来,王孙贾旁敲侧击孔子:“与其巴结尊贵而不管事的奥神,不如巴结卑微却管饮食的灶神。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孔子听出来王孙贾想让他走弥子瑕的路线。于是说:“不是这样的,不能巴结灶神,也不能巴结奥神,巴结任何一路神仙,都是不对的。要心怀正义公理,忠心对待君主,这才是为臣之道。巴结任何一路神仙,都会得罪君主,以后所有的事情都无可挽回了。” ⑶
鲁哀公问:“做什么能让百姓心悦诚服?”孔子回答说:“政在选臣。”又说:“举用正直的贤者,废置邪枉的小人,老百姓就心悦诚服;举用邪枉的小人,废置正直的贤者,老百姓就离心离德。” ⑷孔子知道鲁哀公大权旁落——被“三桓”架空了,所以,暗示鲁哀公重用自己。但是,鲁哀公受到“三桓”阻挠,终究未能重用孔子。虽然鲁哀公未能重用孔子,“三桓”也无法挑出孔子的毛病。因为,孔子用的是阳谋,说的话也能摆在桌面上。
子服景伯向孔子告状说:“季孙先生被公伯寮迷惑了,我能辨明真相,杀掉公伯寮,把他的尸首摆在街上示众。” 孔子清楚弟子公伯寮的根底,对前来搬弄是非的子服景伯,冷淡处理,既不刨根问底,也不评价是非,而是说:“我的道能得到实行,是天命;我的道被废掉,也是天命。公伯寮能把天命怎么样?” ⑸
孔子去世后,子服景伯又来讨好子贡,说:“叔孙武叔在朝廷上公开赞美你,说你比孔子贤良!”子贡说:“拿围墙来作比喻,我家的围墙只有齐肩高,老师家的围墙有几仞高,大家都看不见里面的富丽和壮美。叔孙武叔那么讲,不也是很自然吗?” ⑹子贡的言外之意是:子服景伯和叔孙叔武都有眼不识泰山。
从对待子服景伯的态度上,我们也可以看出孔子比子贡高明。孔子对待子服景伯这样的小人,根本就不做正面回答。子贡还向子服景伯做一番解释,妄想改变子服景伯的观念。子服景伯从来不向孔子请教问题,而是向孔子炫耀“能杀死孔门弟子公伯竂”的能量,如此不学无术、有眼无珠的是非小人,是不可能改过迁善的。子贡所说的话,道理深刻,彰显了孔子的崇高德行。但是,说这些给子服景伯听无异于对牛弹琴。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⑺孔子的应对做到了“不失人亦不失言”,确实值得我们景仰和学习。
【注释】⑴见《论语》12.17。
⑵见《论语》12.11。
⑶见《论语》3.13。原文是: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参考译文:王孙贾来问孔子:“与其巴结尊贵而不管事的奥神,不如巴结卑微却管饮食的灶神。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孔子说:不是这样,得罪了天理,就没地方祭祀祈祷了。”
⑷见《论语》2.19。
⑸见《论语》14.36。
⑹见《论语》19.23。原文是: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参考译文:叔孙武叔在朝廷上对大夫们说:“子贡比仲尼更贤。”子服景伯把这一番话告诉了子贡。子贡说:“拿围墙来作比喻,我家的围墙只有齐肩高,老师家的围墙却有几仞高,如果找不到门进去,你就看不见里面竟然容纳壮美的宗庙和富丽的房舍。能够找到门进去的人并不多。叔孙武叔那么讲,不也是很自然吗?”
⑺见《论语》15.8。原文是: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参考译文:孔子说:“可以同他谈,却不去同他谈,就是失掉朋友;不可以同他谈,却去同他谈,就可能招惹是非。有智慧的人既不失掉朋友,也不招惹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