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征文乡味 乡愁

忆仲夏‖续乡愁

2021-07-13  本文已影响0人  利威尔阿克曼_cf67

    我的家乡做落在江西的一个小村庄。小时候我跟着爷爷奶奶住,过着普通的乡村生活。

      仲夏夜晚,蛙、蟋蟀躲在草丛进行着盛大的音乐会,一轮明月挂在梢头,可惜却无人欣赏,此时的乡村还在睡眠之中...

    外面还是蒙蒙黑,公鸡已经开始打鸣了,“喔喔喔——”,闪亮的启明星拨开迷雾,乌黑的天空变成深蓝色,夹杂着茄子紫。奶奶已经爬起了床,开始把鸡放出鸡笼,撒一把谷子,便咕咕地争先恐后冲来,喂好猪,便开始操落起一家人的早饭。

      一束束阳光划破天空,太阳一步步爬上山头,爬上树梢。淡粉色,深红色,黄金色,都染上了洁白的云朵上。家家户户也冒起了炊烟。村庄醒了,开始热闹起来了。东家的鸡,西家的牛喧闹着,爷爷也从河边回来,唱着古老的山曲,哼着小调,朝霞映在他黑色的胶衣,【注:胶衣,一种防水的背带衣,多用于捕鱼】,肩上的钢叉当做扁担挑着两大麻袋渔网却看着轻松。爷爷已经七十多岁了,但在朝阳的映射下也透露着年轻的气息和蓬勃的朝气。

  “咯,咯咯咯诶——”奶奶吆喝着鸡,看到爷爷回来,眼睛眯成缝笑到“老头子哟,回来啦,今天鱼好不好哦”

“哈哈,好的很咯”

  奶奶放下手中的钵子,接下网。这是一种长长的网,分成好几节,捕不到什么大鱼,主要是捕泥鳅、黄鳝、龙虾等小河鲜,偶尔也会有一些意外收获,有惊喜也会有意外,还记得有一次我亲眼见到从网里倒出一条黑红相交的水蛇,只要硬币粗细,小臂长短,却把小小的我吓的不轻。

  太阳已经爬到头顶,从先前的腼腆变耀眼,早饭也准备好了,吃的很简单,稀饭是主食 ,搭配着油条,或者咸菜,以及霉豆腐。这霉豆腐可大有来头,用大豆磨成浆,经过多道工序制成豆腐,这豆腐须是老豆腐,不能用水豆腐,不然发酵会烂,成不了型,过上辣椒面,在盐堆里滚上几圈,放在一个装着稻草的大坛子里发酵。

    经过时间的发酵,谭中的美味正在悄然生成。

大坛子就长这样

    这样的坛子可大有用处,像做酸菜,榨菜,腌萝卜都要靠他。过年吃的臭肉,梅干菜还是他。小时候我甚至以为奶奶的坛子有魔法,可以把普通的食物变得美味。

    吃完早饭后,乡村进入了一天的忙碌中,但却与城市的快节奏生活不同,乡村像在时间轴的尽头,独享悠闲。有了《桃花源记》中“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奶奶去镇上卖鱼,爷爷则忙碌在田里,带着大伯们收割稻谷,在金色的麦田里挥洒汗水,汗液浸湿了衬衫,就连皮肤也晒成了小麦色。我也会去帮忙,脑海里蹦出“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收割的稻子要打谷子,晒干,十分的辛苦。一亩田几个人要花上一上午。

  悉——悉悉——

  正午骄阳炽烤着大地,葱绿的榆树也卷起来叶片,蝉也受不了高温,不知聒噪的咆哮着,似乎在反抗着天公。

  勤劳的农民也进入了小憩,午饭也如同朴素的农民般朴素,但最朴素最真实的,往往是最需要的。最令我难忘的还是奶奶做的绿豆汤,清清凉凉,香香甜甜,喝上一口,一身的疲倦都消失了。

吃完午饭,总是要吃点东西消消暑,自家种的西瓜放在井里泡着,这可比冰箱里冻着还凉爽,这还不是全部,有一种黑黑的,像果冻一样的冰粉,撒上糖,切两块西瓜,舒服!这种冰粉,传统的是用冰粉草碾碎榨成的汁做成的,现在多用粉末兑成。这是儿时夏天记忆中的味道,每每想起,仲夏的回忆也被勾起,想起了那些人,那些事,不禁湿了眼眶,也许我对冰粉的思念,更多的是对家乡的思念,就像汪曾祺先生心心念念的阳春面,就像在《社戏》中的那晚最好吃的豆,最好看的戏。

    时间飞逝,黄昏的夕阳散满了天空,天空中掠过的鸟儿,留下了一个渐行渐远的剪影,“咯咯咯,咯咯”鸡也回了笼,不知谁家的小鸭子还不舍的归家。烟囱缓缓升起的袅袅炊烟延伸到天上,呼唤着人们回家。隐隐约约还能听到远处人家的欢笑声。又是谁在外面哼着小调,不舍离开?

    等夕阳留下最后一缕光明,夜幕织上屋檐 ,月色拉开了夜晚的帷幕星星也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散落在天边。

    仲夏的夜晚才刚刚开始,蟾蜍、蟋蟀和不知道的小虫在月色的庇护下,躲在草从中开音乐会,又是谁家穿出的二胡声在符合?悠扬的曲调飘到天边,与月亮作伴,与星星为伍...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