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说话这件小事

2021-01-11  本文已影响0人  林中漫步人

这个话题一直想谈下的,今天就来谈谈。

很多人说说话谁都会说,可有的人就不会说,比如曾经的我。曾经的我说话很少考虑别人感受,从来都是只图嘴快活。后来通过每天一思中发现了这个问题,于是开始慢慢纠正。

首先,我觉得说话这件事真不是那种口若悬河和旁征博引的。以前也走进过误区,以为会说话的人都是那种口才很好的人,比如张卫健和赵本山等,于是总喜欢在人多的时候表现自己的口才,可慢慢发现表现了自己,可后来呢很多人开始远离你。

你的嘴上功夫厉害,让很多人敬而远之,他们知道不是你的对手,但也不愿充当你的配角,敬而远之是最后的选择了。我试着去总结后发现,所有那些人前口若悬河的人人缘都不是太好。原因可能也在于此。

于是,中国的沉默文化就从此诞生了。子曰:刚、毅、木、讷近仁。几千年前,孔子就为我们指出,木讷是一种美好的品质。什么是木讷?就是寡于言的人。那么,他的另一层意思是否就是说敏于言的人就不咋地呢?有这种可能。要不他怎么喜欢颜回多于子路和子贡呢。

于是,几千年来,我们都深受孔子的影响,把能说会道奉为大忌。我们希望理想中的人都是低调话少、沉默稳重的人。而但凡有人善于语言表达,我们就情不自禁地以为他很可能不靠谱。但我们从来不仔细想下,中间的必然联系究竟如何建立的。

在传播学中有一个理论叫“沉默的螺旋”,即如果一个舆论场如果趋于沉默,那么只会越来越多的人噤声,从而导致这种沉默如螺旋一样上升。即使有想要发声的人也会被这种“沉默的螺旋”所影响被被迫沉默。

在中国这个社会,我们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沉默的螺旋”主导了整个社会的人际氛围。我们害怕祸从口出、言多必失,于是故作深沉、沉默藏身。结果是什么呢?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成本极高,全凭主观猜测来判断对方的好恶。本来要做事的结果所有人的精力大部分都花在磨合人际关系上。

我们把人想得太坏,总是一防再防,且坚定不移地相信对方是坏人,直到有一天他面对自己的父母生病伤心落泪,我们才发现他们和我们之间有最大的价值公约数,那就是孝心。那一刻,我们才骤然明白,陷入好坏的评价让我们对每个身边的人缺乏了跳出好坏而基于人性自身的判断。

那么,坏人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坏,究竟是什么让他们变成了我们脑海中的坏人了呢?那就是我们整个社会不约而同形成的“沉默的螺旋”。每个个体人身处螺旋之中而无法对抗它。这是我们自身的悲哀,也是整个社会的悲哀。之前网上有句话说“尸横遍野,但每个人都是受害者”,形容这种结果再形象不过。

刚、毅、木、讷近仁,但毕竟不不等于仁,可我们后来人将它全等了。我想孔子知道后一定会觉得很可悲。另外,如果再进一步较真,其实我们还可以问:这种近是如何得出的?这是否只是孔子对人之品质的主观好恶判断。

说到这里,我又想到了佛经里的一句经文,“愿我来世,身如琉璃,通体透明,净无瑕疵”。我觉得这句佛经的智慧要比孔子的那句智慧多了。不要总想去给一种具体的品性进行定性,那很有可能是你的主观好恶。真正的智慧是真诚做人、本色做人、内心无杂质。做到这则不必再去细分刚、毅、木讷了,也不必有仁了。

说到这里,可能有很多人会问:你的标题不是谈说话吗,怎么一直谈其它。在这里解释下,我们的文化有一种表扬沉默,即表扬不说话的倾向,这点要纠正。一个人要想学会说话必须从先打破沉默开始,而不是因噎废言。

我们说话前必须思考,我为什么要说这句话,这种场合我为什么要说话。平时经常多反思自己每天说过的话中有哪些不合时宜,以后应该如何纠正。只有在这种大胆说话的过程中锻炼说话的艺术,我们才会慢慢会说话。

当然,最后再补充一点:说话时要时刻考虑对方的感受,不能以自我为中心自说自话,必要时再沉默倾听,要让对方有主角感,至少在对方需要这种感觉时满足他,我们才能通过说话来逐步改善我们的人际关系。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