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陪不赔只能培

今晚,张春燕老师又给我们带来精彩且富有启发性的一课。课后,我也认真思考了妈妈与孩子在这三个“陪,赔,培”之间的情况。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城里孩子的妈妈是过于陪伴,村小孩子的妈妈是疏于陪伴,从而都导致城里孩子和乡村孩子“赔”了自立,“赔”自习(自己学习),“赔”了自己。妈妈们没有从孩子根本的兴趣爱好,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去进行“培”养。

现在,城市里许多孩子的妈妈是陪伴孩子做作业,然而都是这样一种情况:
吼着孩子做作业,看着孩子做作业,打着孩子做作业,守着孩子做作业。有时还拿着手机边玩边看孩子写作业。妈妈们没有意识到:她们的这种做法已经让孩子对写作业很反感,很没有情绪写作业,很讨厌写作业。孩子们会觉得:这是妈妈要我写的,我是在帮妈妈写作业。所以孩子在写作业时,各种不情愿。例如:喝水,拿橡皮,翻书包,问问题等各种借口和坏习惯就出来了。
孩子越不好好写,妈妈就越发火;妈妈越发火,孩子就越不好好写。如此反复着,从而导致妈妈更不理解孩子,孩子更加反感写作业。
反之呢,乡村孩子的妈妈是疏于陪伴。乡村孩子缺乏妈妈最基本的关爱和陪伴。在他们身边,老人不懂知识,溺爱孩子,他们身边没有人对他们学习方面进行引导,所以他们不把做作业当一回事,自己想玩就玩,或是边写边玩,甚至是不写只玩,他们不懂自己学习,更不懂得自立起来。
所以孩子他们不会意识到学习是他们自己的事,写作业更是他们自己的事。妈妈们也没有意识到孩子需要通过写作业这件小事而培养孩子自立。
所以,我觉得:城里父母过于陪伴成了“牺牲型”的父母;乡村父母疏于陪伴成了“悲惨型”的父母。这样的结果就是:“赔”了孩子。
赔了孩子与父母之间情感交流;赔了孩子对学习的动力;赔了孩子对写作业的兴趣;赔了孩子的自立。

那么,我们妈妈们应该怎样做才能不赔了孩子呢,那就需要开动脑筋,运用三分努力,七分智慧去了解孩子,鼓励孩子,培养孩子。
就像春燕老师在课中说到的,父母也需要修炼:
首先,修炼自己的心,处理好情绪,耐心与孩子沟通,智慧的去引导孩子。
其次,寻找合适得方法,在孩子出现各种问题时,寻找智慧的方法,委婉的需要,同是一句话的表达,你换个方式说,孩子会体会到不一样的情绪,并且有积极的认识。妈妈也应该观察着孩子定计划,而不是本来只能考六十分,你要求他下次一定要考九十分,不要给孩子过多的压力,表扬孩子,让孩子轻松前行。
最后,走进孩子的内心,允许孩子犯错。犯错是最好的学习体验。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学会自己思考并且能够去实践创造美的事物。

每个孩子都像一颗小树苗,妈妈把树苗种到地里之后,不需要过多的陪伴或是不陪伴,不能因为担心风来了会把树苗吹倒,就陪着;担心树苗夜里冷了,就陪着;不能因为担心树苗长不高,就陪着。

孩子在写作业时也是同理,而且妈妈们要学会放手,放心,放权。
放手是让孩子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去做;
放心是要相信孩子能够有自己的办法去把事情做好;
放权是要尊重孩子的内心想法和选择。
所以,孩子在写作业时,妈妈只需要提醒孩子应该去写作业了,告诉孩子学习是他们自己的事,写作业是他们对自己学习的巩固,然后可以走开,让孩子独立完成作业。他们不会的,让他们自己学着去思考;他们不懂的,让他们自己学着去查阅;实在遇到困难,在伸手帮助。
要让他们自己明白过来,安静下来,自觉起来,自立起来。
对于村小孩子,没有智慧的妈妈陪伴和培养,这是家庭的无奈,父母的无奈,孩子的无奈。但是妈妈身在外地,每天哪怕只是一个简单的电话询问关心孩子的生活情况,和学习情况,都能让孩子明白:他们自己更需要自立起来。
好的习惯是成功的开始。
好的沟通是幸福的钥匙。
好的关爱是快乐的基石。
好的孩子是最美的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