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特的一生》语录
第一章 柳比歇夫一生的秘密
这个秘密是——怎样才能生活得更好。
第二章 崇拜者眼中的柳比歇夫
不管怎么说,撇开他的言行,他的智力和灵魂超越了切已知的物理定律,具有一种特殊的放射性……灵魂越高尚,给人的印象越强烈。
要点:柳比歇夫清楚自己活着的目的,在28岁时就设立了人生的目标。
第三章 令人惊叹的一生
有人问到著名的组织学家聂梅瓦基,他怎么能一生都用来研究蠕虫的构造,他很惊奇:“蠕虫那么长,人生可是那么短!”
他的工作方法是一个创举,不问他其余的工作和研究如何,这种工作方法是独立存在的。从表面上看,这是纯技术性的工作方法,一点也不起眼。它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但几十年来它取得了精神上的力量。它成为柳比歇夫生活的骨架,不仅保证了最高的效率,而且保证了最旺盛的生命力。
要点:
柳比歇夫既是个专家,也是个杂家。
时间统计法不仅保证了高效率,还保证了柳比歇夫旺盛的生命力。
第四章 发现“时间统计法”
我发现,每个月到月底他都要做小结,画了一些图,列了一些表。到年终,又根据每月小结做一份年度总结,列出一览表。
作家往往受到日记的诱惑。探索别人的心灵,涉足它的隐秘世界,观察它的历史,以它的眼睛去看时间——这一切,作家都是心向往之的。任何一本日记,只要一年年认真地记,都是文学的珍贵材料。“任何一个人的生活都使人感到有兴趣,”赫尔岑写道,“不是他的生活,便是他的环境、他的国家引人入胜,生活引人入胜。”
因为任何一个人的日记,即使是最最秘不示人的,也总是下意识地,在心灵察觉不到的地方,隐隐约约地期待着它的读者。
要点:
1916年,柳比歇夫开始记录时间开销日记,一天没有间断。
时间开销日记的格是:日期+事件+花费时间,每天记录5~7行。
柳比歇夫根据时间开销日记,每个月做月度总结,年底做年度总结。
第五章 精确感知时间
我同他见过两次面,在他日记中都有记载,时间记得十分准确 —— 1小时35分”“1小时50分”,然而当时他自然没有看表。我同他一起散步,不慌不忙,我陪着他;他借助于一种内在的注意力,感觉得到时针在表盘上移动 —— 对他来说,时间的急流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他仿佛置身于这一急流之中,觉得出来光阴在冷冰冰地流逝。
赛纳卡:“我们一生的时间,大部分用于错误及种种恶行;很大一部分虚抛浪掷,无所事事。我们整个一生,几乎都没有用来干应当干的事。”
时间的令人烦恼之处正在于它不能不用。
他无休无止地进行自我工时标定。任何活动——休息、看报、散步,他都记下时间,多少小时多少分钟。
时间比过去少了,时间的价格比过去高了。
做这样的分析,比做忏悔需要更大的精神力量。在上帝面前坦白,总要比在凡人面前坦白容易些。把自己的弱点、恶习、空虚等统统暴露在众人面前和自己面前,是需要勇气的。
要点:
除了工作,休息、看报、散步等所有活动花费的时间,柳比歇夫都记录在日记中。
通过记录,柳比歇夫形成了独特的感知时间的方法,不需要钟表,他也能准确估计时间过去了多久。
通过时间统计法,柳比歇夫能准确估算出完成一项任务所需的时间,从而合理安排工作计划。
第六章 缘起:一 生的奋斗目标
柳比歇夫二十多岁刚开始从事学术工作的时候,也明确地知道他要达到什么目标。真是幸福而不平凡的命运啊!他自己提出了他的工作纲领,并从而预决了他的活动的整个性质,事实上是至死不渝。
这是冒险吗?不,比冒险更可怕:这是押宝 —— 未来、才华和希望——这些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统统拿来孤注一掷。谁知道有多少这样的幻想家在无声无息中死去,没有达到可望而不可即的目的!
需要好多年才能懂得,最好不是去震惊世界,而是要像易卜生所说的,生活在世界上。
要点:
柳比歇夫很早就意识到,达成人生目标需要耗费巨大的时间,所以他不断从生活中挖掘时间。
一生忠于一个目标,柳比歇夫自己是幸福的;在别人眼中,也是令人羡慕的。
第七章 人生的容量
他的时间好像是物质,不会无影无踪地消逝不见,不会消亡;它变成了什么,总能查得出来。由于做了统计,他获得了时间。这是最实在的收获。
年复一年,这个方法以及他的其他工作方法,优点越来越突岀。他仿佛什么都提前几十年计算好、设想好。仿佛连他的长寿都是事先估计到、考虑到的。
应当不断挖掘一切时间潜力。明摆着,人不能老是每天工作十四五个小时,应当正确利用工作时间,从时间中去找时间。
计划就是挑选时间、规定节律,使一切都各得其所。
这个方法之所以能够存在,是依靠经常的计算和检查。没有计算的计划是盲目的计划。
应当学会计算一切时间。
要采用这种方法,必须知道一切有效时间,洞察时间中一切曲里拐弯的地方和空白点。这个方法不承认有什么不能利用的时间。所有的时间一视同仁,一样宝贵。对于人,不应当有什么坏的、无用的、多余的时间。也没有休息的时间。所谓休息,是两种工作的交替,就像是正确的田间轮作制。
因为每个小时都是生命的一部分。这个小时和那个小时都是平等的,每个小时都要结算。
要点:
柳比歇夫随时随地利用”时间的下脚料“:散步时捕捉昆虫,开会时演算习题……英语就是他利用”下脚料“时间学会的。
柳比歇夫把一天中有效工作时间定为10个小时,分成3个单位,对应在三类工作任务上。第一类包括写作、研究和例行工作;第二类包括非科研性的活动;第三类则是需要创造力的任务。每项活动占据的时间必须与其重要性相称。
年度总结会把一年中做的所有事情统计出来,例如:游泳43次,娱乐65次……清楚地显示出时间的用途,了解自己在一年中能做成多少事情。
第八章 时间之镜
柳比歇夫的总结公正客观地反映了过去一年的历史。柳比歇夫的方法,以它细密的网眼,抓住了变幻无常的老想溜掉的日常生活,抓住了我们没有察觉到的、损失掉的、不知去向的时间。
做年度总结,要求进行自我分析、自我研究:效率有什么变化,什么没有完成,为什么……
要点:
柳比歇夫以总结为镜,检查自己的工作效率。
第九章 时间统计法的胜利
到时候了,到不能再拖、必须立即开始的时候了。他似乎计算过,他还剩下多少时间去完成他一生的大业。
他说,眼泪无助于消弭痛苦,人要控制自己,越快越好;为死者哀恸——这是宗教感情的残余;死者不能复生,哀恸有什么意思?
要点:
柳比歇夫的一生证明了,连续系统地使用时间统计法,可以帮助个人把一切才能集中于一个目标上,取得超越天才的成就。
第十章 光亮的背面
他能够叫时间服从他,但不能左右环境。他无非是个凡人,激情、爱、挫折都能叫他分心,连幸福也会影响他的专心致志。
柳比歇夫每天能做到的,仅仅是在他的日记中做记录,然后算出他软弱到什么程度,算出他为幸福付出的代价。
柳比歇夫也好,贝克列米舍夫也好,都不是在书斋里讨生活的学者,他们谁也没有特别优越的生活条件,谁也不是与世隔绝,不闻不问战前和战争年代的忧虑、风雨和苦难。现实生活并没有放过他们,他们同样遭受过不幸,吃过苦头。然而,你看他们的信,便可以明白,他们生活的内容并不是苦难,而是成果。
他的头脑深处,有什么东西在那里翻腾。某些地方,其他任何人都见不到有真理存在,他却在那里孜孜不倦地探求真理;而在另一些地方,已经确立了不可动摇的真理,他却在那里探求怀疑。
他身上有一种向自己提出问题的需求,这些问题,人们是早就放弃了的。自然界的实质、进化的实质、合理性等——这是一种不合时宜的、迂腐的需求。
他的可贵,在于他努力做出回答,不怕有错误。他喜欢把学校教学大纲中载入的标准答案撇到一边。
要点:
柳比歇夫在精神方面对自己的要求和在研究上一样严格,他不断对自己提问,追求真理。
柳比歇夫没有特别优越的生活条件,经历过战争年代,但他把一切苦难化为成果。
第十一章 井井有条的生活
一个上了年纪的、仪表端庄的人,突然无视身旁的行人,跨过水洼去追一个甲壳虫,一个人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有婴儿般的纯洁和不顾一切的品质。他说,人们把昆虫学家们看成是傻瓜,这有时反而是一件好事,因为这样,昆虫学家们就可以毫无危险地闯入最富“掠夺性”的地点,反正人们会把他们当作无害的怪物加以嘲笑的。
要点:
柳比歇夫通过日期、姓名、事件的标签,把资料、照片等种种材料合理地保存在头脑中。在需要的时候,能像从书架上抽出本书那样,从脑中找到对应的材料。
第十二章 一切皆有代价
历来令人感到惊奇的是一个人忽然会感到有一种不受逻辑和理智支配的限度,感到有一种不可理解也不可解释的执着,出自良知或什么别的东西。“我坚持这么做,而且非这么做不可。”
一位年轻的科学家表示羡慕柳比歇夫那种从容不迫及顺利安适的生活,柳比歇夫把自己所有的倒霉事开列了一张清单作为对他的回答:
5岁,从柱子上摔下来,摔断了胳膊;
8岁,一块板压坏了脚;
14岁,在做昆虫标本切片的时候,割破了自己的手,得了败血症;
20岁,急性阑尾炎
1918年,肺结核;
1920年,格鲁布氏肺炎;
1922年,斑疹伤寒
1925年,最严重的神经衰弱;
1930年,由于康德拉节耶夫事件几乎被捕;
1937年,列宁格勒(全苏植物保护研究所)危机;
1939年,在游泳池跳水没有跳好,得乳突炎
1946年,飞机失事;
1948年、全苏列宁农业科学院例会后被整;
1964年,摔跤,后脑猛撞在冰上;
1970年,摔断股骨腰
上列清单中还未包括其他许多事故。他具有高度的“出事能力”。他不善于回避不愉快的事件和危险的争执,也不善于躲开滑溜难行的地方。一旦摔跤,那就摔得头破血流…
要点:
柳比歇夫不仅记录工作的成果,连生活中的倒霉事儿都一一记下。
第十三章 了解一个人,就要看到他的矛盾
只有一点我是明确的:他的时间统计法不是一个节俭的计划工作者的预算,把他的时间统计法比作想向时间做自我剖析更为恰当。
他的头脑可以称之为一部组装得非常出色的机器,专门生产思想、理论和批评。这部机器能生产问题。这部机器在任何条件之下都能运转,一丝不苟。这部机器被明确地计划用于最重要的生物学问题,从1916年起,连续不断地运转,也就是一连运转了56年,不出一点毛病。不,已经搞清楚,他本人并不是一个机器人,绝对不是:他感觉得到痛苦和悲伤,而且还会干出一些冒失的事来,给自己带来不快。所以在其他一切方面,他受一般人之常情的支配。
在他漫长的一生中,这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他的一生是无休止争执的一生。内心的争执使他对生活中的一切邪恶更加敏感,更加无法容忍。这无休止的争执培育了他的道德。当一个人意识到历史是由他,也是为他创造的时候,他就能胸怀全世界。
了解一个人——这就是要看到他的矛盾。
要点
柳比歇夫把时间当成金钱,从收入和支出两条渠道进行统计,最后计算出自己向目标前进了多少。
通过时间统计法,柳比歇夫更加珍惜时间,对时间充满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