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海霞:这是我的第13篇亲子日记【帮助孩子找到内在动力】
在生活中,我们做父母的,总想给孩子一些,指导性的建议或者讲道理,毕竟我们过的桥比他们走的路还多,不是嘛!我们经常会告诉他们,发生了什么,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你应该怎样做,还有的时候,我们就是想让我们的孩子,按照我们的想法去做,因为我们认为这是最有效的、最正确的,有时候甚至是带着情绪的命令:
“我都跟你说了100遍了,怎么你还这样”,说了100遍都无效,可是我们还在说,到底问题出在哪了呢?为什么命令有时不管用?那如何说才能培养孩子主动思考,自主行动呢?
和命令相反的启发性问题,它也被称为好奇式的问题,开放式的问题,说到问问题,还有些不同,我们来听一听这些问题:
“我提醒你多少遍了,你为什么还出问题”
“这道题为什么还不会做”
“为什么不把这些东西收拾好”
“为什么还不起床”
“为什么不吃饭,你为什么哭呀”
…………
当我们听到这些问题时是什么感觉呢?是不是很不舒服,因为这些听起来更像是批评和指责,而听到的人往往自然反应会是:这事不赖我,不是我的原因,或者我哪知道那么多为什么呀!父母在问为什么的时候,是不是把自己的看法变成问题去问了,比如:这道题为什么不会做,实际上父母是认为,这道题这么简单,你应该会做。因此父母在问为什么的时候,不是在想了解问题,只是在借用发问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目的是为了证明我是对的,你是错的。
那什么是启发性的问题呢?父母在问问题的时候,提前没有预设答案,孩子在回答的时候,不是用简单的是或不是就可以回答的,必须将自己的观点、需要、感受、精力、兴趣和目标说出来,当孩子觉得你对他们的观点真正感兴趣时,启发思考,才会发挥真正的作用,
“如果这件事从头再来,你会想到什么不同的做法,创造出不一样的结果呢”
“我们如何做可以让牙齿干干净净呢”
“现在是七点半了,我们几点钟起床才会不迟到呢”
“动脑筋想想看,你要怎么说,才能让妈妈明白你的意思”
………
启发性的问题是为了引发思考,而不是灌输或命令,是邀请孩子发展独立的思考能力,帮助孩子创造尊重与合作。孩子受益于什么、怎么和如何等词汇,鼓励孩子思考和解决问题,培养有能力,有个人主动性的信念,才能建立起亲密和信任的关系,和孩子心贴心,无缝连接。
尊重是基础,好奇是关键!
麻麻们!共勉,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