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综艺评论欧美剧优秀文章集锦欧美剧专题首页推荐

女王剧评系列三部曲|王冠——哪有什么君权神授,不过是有人勇于为王

2017-10-30  本文已影响0人  Nefanepas
女王剧评系列三部曲|王冠——哪有什么君权神授,不过是有人勇于为王

此次仅仅讨论这三部剧第一季的剧情,也就是说三部剧第一季的服道化,后期制作,拍摄技巧与镜头美感,场景,配乐,以及美术价值,乃至演员演技与颜值都不在讨论范围之内。仅讨论这三部剧的第一季在短小精悍的集数里可以挖掘与探讨的东西。而我第一部选择要评的就是《王冠》。

话痨预警!爆肝码字!


一、《王冠》的光与影

王冠是一部众生相的剧,也是我想写的女王剧评系列三部曲中格局最大的一部剧,此剧传达的价值取向太多,我能get的也只是我的纯主观角度。它既尊重与还原历史大人物超脱于寻常人的神圣伟岸,又通过多方切入,努力让历史大人物的光环落地,巧妙的进行人性层面的挖掘。

伊丽莎白二世作为这部剧绝对的女主角,却不是绝对的主角。

《王冠》的剧本,编剧首先做到了尊重历史,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去自主的创作,既让王冠辐射下的众生散发各自的光芒,又让观众看到那些与光芒相伴的阴影。

而正因为如此,才看出仅十集的剧其剧本之功力,它做到了饱满扎实,精雕细琢,人物刻画的多面立体。

光篇

(一)高贵公主的纯粹爱情

在我看来伊丽莎白对菲利普的爱比菲利普对她来的更纯粹。

仅仅是因为他是他,所以她可以不看他的背后的家族是否没落,也不去将他与其他适婚者比较,仅仅因为爱他,所以选择他,嫁给他。

第一集有关菲利普亲王这样一个大众熟知基本不用科普的背景,剧里是选择一笔带过的。但是也有暗示,比如丘吉尔在婚礼高喊菲利普的姐姐嫁给了纳粹。本质上就是个“无家可归的德国佬”,但是这个德国佬也非凡林鸟,历史上的他既美颜盛世又内外兼修。

菲利普的爱情显然是复杂的,作为一出生就在外国流亡的希腊王子,他虽与莉莉贝特的相识相恋的过程如同青梅竹马般美好,也能做到在非洲行面对大象威胁的时候,不顾自己安危去维护伊丽莎白的安全。但当他岳父死时他表现的毫无悲恸,反而与家族一起庆祝“蒙巴顿”姓氏的胜利时,却又无法不让人怀疑是否甜蜜的相爱里也掺着点权衡,毕竟一旦这位失势王子娶了全世界最成功的王室之一的第一顺位继承人,爱情与面包就都有了。

但那又何妨,起码在还是公主的伊丽莎白身上,看到了她对纯粹爱情的追求。

外表端庄温柔的伊丽莎白,内心分明是有着一股韧劲的。这个角色已经通过她对爱情与婚姻力排众议,有主见的态度渐渐在立起来了。

这样的她是很讨喜的,即使是古老君主制的代言人,即使出生于还相对保守的年代,她的婚恋观也是带着前瞻性的现代女性思维的。罗马非一日建成,正是她这些细节处性格上的光芒,才有理由相信她带领的王室能在新旧世界的交替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二)平凡的父亲与伟大的父王

当看到这一幕我的内心是带着触电一般的感动的。就是这样一段话,写出了一位平凡的父亲与伟大的父王两重形象。编剧功力实在可怕,这位知道自己大限将至的父王,是在用心良苦的把守护女儿的接力棒传给女婿,是在呕心沥血的为自己的继承人铺路搭桥。

她才是你的职责,爱她就是爱国。这句话的重量菲利普可能需要花一辈子去领悟。

剧里的乔治六世,具有一个国王的所有美德,忠孝仁义,爱国爱家。可以想象他半路即位,为了完成自己的使命,扛起王权的大旗,放弃自己之前对生活的所有规划,从没有王材的平庸王子历练为一个真正的国王,是付出了多少艰辛。

他克己自律,为了当好一个国王,他只有听听荤段子来缓解情绪,甚至以疯狂抽雪茄抽烟伤害自己的方式来克服口吃,最终因此罹患肺癌。

对于观众来说,他与女儿相处时俨然是一位循循善诱的平凡的父亲,他说伊丽莎白是他的pride,玛格丽特是他的joy,他的父爱溢于言表。他教导姐妹手足之情大于一切,引导她们树立正确的三观。

但从伊丽莎白的角度,他是位有榜样力量的伟大父王。伊丽莎白成为女王之后,与父王的每一次回忆都是一门帝王课业。

当前国王爱德华八世用那种提起乔治六世就带有的天生优越感说,乔治六世是一位虚弱的兄弟的时候,王室秘书的回怼让人拍手称快。

“先王并不软弱,我可以代表在场所有人表态,他是个英雄。”这是句来自臣下的衷心评价。剧中刻画的乔治六世并不是生而为王,更别谈什么君权神授,他之所以成为了真正的国王,完全是因为他的勇敢与担当,他站出来用言行举止维护了王室尊严。而他的精神,也一直影响着伊丽莎白。

(三)有趣的国父

安东尼这句“温斯顿还觉得自己是国父呢”虽然看似是在评价丘吉尔很自大,但整个第一季通过刻画对丘吉尔的定调,分明是国父无疑了。首相常有,而国父不常有。

因为是他国历史,所以在看《王冠》与《敦刻尔克》之前,我并不是太能想象丘吉尔对那个时代的英国人的影响力的具体程度,看完之后,实际上说他是英国人的精神领袖也不夸大。历经二战的英国,除了国王有力量在战时鼓舞人心,再来就是这位英国国父了吧,或许二者的地位在当时英国民众心里是等量齐观的。

抛掉这位历史名人曾对中国的种种行为,还是该给一句这是位有人格魅力的大人物的中肯评价。就像即使是如希特勒那般政治错误的人,也会有他的过人之处,何况他还不是希特勒。

这位有高度责任感又能力超强的首相,该庆幸年轻的女王遇到了他,这会是一位最棒的伙伴。记得他真诚的说“政党需要我,国家需要我,她需要我。”

他当然不是完美的,他自带着政客的伎俩与狡黠,他看起来太过精明而缺乏善良。然而,这位英国国父的那种充满骄傲的倔强与带有智慧的变通,却又让他鲜活无比。

当雾霾覆盖整个伦敦的时候,犯经验主义错误并醉心于政治博弈的他,终于在那个女秘书因雾霾天出车祸而死之后,如梦初醒,那个崇拜他并且不断敲打他不忘初心的女粉丝死了,他才意识到自己的决策错误。

看着他在短短几分钟内,以深厚的写作才华与出众的演讲实力给出了一份危机公关的最佳案例,从差点被女王逼下野到扭转局势为“危机中的真正领袖”,这种紧急中所展现的机智还是让人内心叹服的。尽管还是脱离不了政客的作秀与心机,但我相信他是出自真心的像爱豆一般为死去的那位女秘书粉丝惋惜。

剧中丘吉尔第二次如梦初醒是因为他的另一位粉丝,一位画家,奉命为他画一幅肖像画。他们甚至成为了莫逆之交。但当他第一次在议会上揭开那幅画的时候,他是强忍着愤怒的。回来后,他更是又羞又恼,因为他心中的自己与画中的自己分明是两个人。他甚至认为这是那位画家对他友情的背叛。

这位画家是真诚的,他毫不留情的拆穿丘吉尔英雄迟暮的事实,并且提醒他认清事实。真爱粉就是这样吧,即使忠言逆耳,也要拒绝阿谀奉承。

丘吉尔就是这样有趣,中国有句古话叫“宰相肚里能撑船”,这位老头虽然恃才傲物倔强到甚至自大的程度,但是作为领导人从善如流的基本素养却从来没有丢过他终于意识到自己该退位让贤了,衰老的身体不会给国家带来什么益处。

于是他坦然的像自己真心教导过的晚辈一般的女王告别,一直谨遵礼数,即使身体勉强也要站着觐见女王保持臣下的态度的他,第一次不顾礼数,吻上了女王的额头。

他还向亦敌亦友相杀相爱的安东尼告别,纵使有过不愉快,但这都过去了,没有哪位首相是不想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虽性格不合,但他俩的理想是一致的,他们双方都清楚这点。

在第九集末尾,伴随女王向他的致敬演讲词,那幅他内心无比拒绝的肖像画被烧掉。当他自己能够正视自己的现实,又何须一幅画来提醒呢?肖像画被烧掉冒起了青烟,象征他过往的辉煌也注定成为历史。

剧里还交代了他退任后的生活,这位传奇人物,使我想到了美国人的一位国父,汉密尔顿,正如音乐剧《Hamilton》里唱的:“who lives who dies who tells your story?”

同样送给这位英国国父,千百年后,谁会活着?谁会死亡?谁会将你的故事传唱?

影篇

(四)破灭的童话

王子与公主的故事若是停在婚礼起誓的那一刻,或是停在他们蜜月期,又或是停在他们共同迎接爱情结晶的那一瞬,都会是一个圆满的童话故事。

但在而后漫长的岁月里,王子会逐渐变成一位委屈的,满腔包袱无处施展的王夫,公主则勇敢选择修炼成一位真正的女王。故事的走向也就不可能是童话了。

犹记得众多公众号以这对伉俪为主题写的各类鸡汤与反鸡汤的文章。实际无论是哪种,美好如“女王与守卫”的故事的确是存在,破灭如“花心亲王”的丑闻也无法掩埋。之所以美好与破灭并存,恰恰是因为,他们,乃至他们所代表的王室群体,都不会像民众期待那般成为童话故事的主角。

她与菲利普的故事像是虽以童话开了头,但结局却走向寻常百姓都会经历的入世婚姻。为差异化的观点而争吵,为谁掌握一家之主的位置而闹脾气,为如何摆脱女王与小白脸的扭曲定位而挣扎。

菲利普若真的心甘情愿胸无大志的做一个女王背后的男人,可能女王也不会像迷妹那般爱他了。正如许多媒体撰写的那般“正是因为所有人都仰视她,菲利普对她如普通夫妻的那种平凡的缠绵与纠葛才令她更加珍视与爱护。”

有不足的菲利普却仍旧是一个特别的存在。

但这段爱情,这段婚姻,相对于美好这个词来说终究是幻灭,带着缺憾的。

在中世纪,女王可以有男宠是上流的约定俗成的一个传统,但作为一个伴随着近代革命遍地开花,君主制摇摇欲坠的时代背景登基的特殊女王,即使面对丈夫的出轨,也不能像过去的统治者那样放纵自己内心。

更何况这还是位有着崇高责任感与坚贞爱情观的女王,她必须竭力维持王室的体统与作为妻子的自尊。

第一季对于菲利普的出轨,描述的有些隐晦,大概是出于历史真人还在世吧。

男人与女人有时就是这么不公平,男人情人多的夸张到可以开俱乐部,但有些女的还是会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特别是身居高位有顾忌的女的。女方才冒出一个纯洁的匆匆那年的青梅竹马,却足以让男方大醋横飞,女方只能通过真挚的表白来消除隔阂。

王冠光芒映照下的男主角,却依旧带着普通男人可能会有的劣根性。伊丽莎白这番话分明是让菲利普羞愧难当的,一个专一的女人能让一个滥情的男人羞愧,一方面是因为她的美德散发了光芒,另一方面是因为菲利普还爱着伊丽莎白,尽管这份爱带着肉体出轨的阴影,暗淡的不再耀眼。

菲利普大概就是那个验证深情不如久伴的人吧!他的确不够深情,但他也从十几岁陪伴她到八九十岁,并牺牲了年轻时候所有的梦想。虽然这段爱情童话般的打开方式被现实打败,破灭了,但他还是从未背弃过“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誓言。

二、哪有什么君权神授,不过是有人勇于为王

(一)神性的加法与人性的减法

 想起丘吉尔对伊丽莎白说:“不要让他们看到真实的伊丽莎白,不要让他们看出王冠也是负担,让他  们看着你,但只看到王权不朽。”

 想起丘吉尔对玛格丽特说:“王权,他们想看到这个,而不是你。”

王权是神圣的,带着神性,而你作为人的色彩,却再也不再重要。

于是女王的微笑是否发自内心再也不重要,她甚至假笑到脸抽筋到必须注射治疗,手的挥舞可以做到如同机械一般的频率,那个高高在上例行访问的国家统治者,看起来却越来越像一个招财猫,一个吉祥物。

这是因为,王冠,让神性做着加法,而让人性不断的做着减法。

“最神圣的时刻,我们不为什么能观看,因为我们是凡人。”神族有所失,凡人有所得。你看,上帝选的代言人,也并没有比在坐的各位活的更快乐。

或许那一瞬间有人曾羡慕过王冠光芒下的那个女孩,但大多数人也就仅限于那么一瞬,带着猎奇的动机,带着一丝对王权的向往。

接受“我不是一个凡人”这样一个伪命题,分明是一件需要莫大勇气的事。

(二)哪有什么君权神授,不过是有人勇于为王

通过这部剧的展现可以看到,要成为一个女王,绝不是投了个好胎,亦或者玩些君权神授的戏法那么简单。

真的女王,不是承受王冠之重下的傀儡洋娃娃,而是一个不断修炼内心,强大自我的勇者。哪有什么君权神授,不过是有人勇于为王。

这位勇敢的现代女王,跟大多数现代女性一样,除了事业上需要超脱于大多数女强人,去处理逼格很高的国际事务之外,其他时候,与事业型女性一样,她也还需要思考如何兼顾家庭与事业,也会需要面临婚姻与亲情危机,更会为如同寻常百姓家的家长里短头疼,在未来几季,还要面临世纪难题,那就是与儿媳戴安娜的婆媳问题。

而这些,如果没有一颗勇敢的心,没有一个迎难而上的心态,是很难让自己有力量坚持下去的。生而为人,本就不容易,更何况,生而为王。

爱德华八世不勇敢,所以变成了故国难回的前国王,但她勇敢,所以成为了超长待机享誉世界的伊丽莎白二世女王。

其实对一个现代女王来说,认输才是最大的勇敢吧!承认输给王权,在王权面前,“自我”永远是第二位,甚至是不应该存在一样东西。

而这个勇敢在于,为了将胜利拱手让给王权,必须在漫长的女王角色扮演生涯中,静悄悄的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最后甚至毫无余地的亲手埋葬“自我”,魔幻般的给自己营造出不平凡的一生,作为女王的一生。

在倡导个人主义的西方,这是一个十分不易的现象。看臣民高举“放飞自我”的旗帜时,她却必须冷静自持的一边表示欣赏,一边同她的王室家族一起,收起想一起狂欢的羽翼。

而万民窥探,成为历史活样板,更是她输给王权的赔款。

白驹过隙,那个跟朋友们在Party中手舞足蹈的海军夫人伊丽莎白蒙巴顿,随着伊丽莎白的勇于为王之路,也就慢慢变成了泛黄的历史,尽管那个海军夫人,才是伊丽莎白她自己。

这是透过编剧的刻画,我理解的剧中的伊丽莎白。实际上我个人,无论是剧里还是现实,羡慕女王,其实也就只是羡慕她有钱一个理由而已。比起羡慕她,欣赏与尊敬的态度更为贴切。

而这份欣赏与尊敬,就是这部剧编剧对女主角的态度,因为欣赏她尊敬她,所以有关她的所有剧情,都是引导观众往正面的思维去看待她,这才是一个编剧刻画女主角时最该做到的。唯有编剧真正爱惜这个角色,观众才能真正体会到角色的魅力。

从“王冠之主,舍你其谁”到“现在只有伊丽莎白女王”的台词暴击,总是让明明不那么悲壮的剧情,带着些丝丝悲壮感,观众也觉得莫名悲凉,大概是因为谁都不想失去那个真正的自己。

丧王之痛其实只能暂时的铭记于心,丧己之痛,才是一个女王一生都难以忘怀的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