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你误会了,谁家孩子也不可能那么听话

2019-01-28  本文已影响16人  三分之一2015

上周分享了《我家娃的寒假计划(2018-2019)新鲜出炉》,有朋友十分惊奇、再加羡慕,纷纷问我:

怎么会有那么配合的孩子啊?

你计划的时间,他都愿意配合?

一个朋友说:

我家平时我对她的要求其实不多,作业做完,就只要求读英语和背诵。每天一篇日有所诵,隔天一篇古诗。

为了让她尽快独立阅读,所以我也配合学校,每天晚上让她读半小时左右的书。

不容易喊,总是要玩,总是说玩得不够。

像今天,早上闭校式,完了后去一个同学家玩,中午到家后又和她弟弟玩,吃完饭手机也借给她玩游戏。

然后她开始要当老师,我当学生,我不同意,我让她先读英语,录完一本英语再让她当老师。她不同意,就发脾气了。

往往时间都是这样子浪费的。

如果她愿意配合着我的节奏来,不拖拉不磨蹭。玩得时间其实会更多。

她问得细,描述得具体,所以我就多想了想:

我家孩子很配合?

我命好?孩子天生就特别听话?

我水平高,把孩子调教得特别好?

好像都不是。

一、其实是人就有性子。

哪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性子,不可能家长(和老师)说什么就听什么。

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所以,并不是我家孩子有多乖、多听话。他也有性格,也有脾气,也有自己的所思所想。

经常叫他来弹琴,他说“等一会儿啊!”

晚上叫他洗漱,他说“我再吃个水果!”

叫他来写点儿什么,他说“先陪我下盘棋吧!”

……

每天也会因为学习、各项任务,斗智斗勇、软硬兼施。

有时候好言好语哄着:

好孩子,来吧,我们学×××

你都读了×本英语书了,要加油哦!

有时候是激将法:

你不努力,就要被×××比下去喽!

有时候只能批评:

你这几天玩儿疯了吧!还没玩够!

二、知道人都有性子,就不会不切实际地希望孩子百依百顺。

面对现实,就不会因为对孩子失望而生气,因为生气又加倍对孩子失望。

知道人都有性子,就应该想办法顺势而为。

比如那个朋友说的:

平时我对孩子的要求其实不多,作业做完,就只要求读英语和背诵。每天一篇日有所诵,隔天一篇古诗。

要求不多——是谁的感觉?是家长的,而不是孩子的。但是真正在做的,是孩子。所以,要求多不多,也应该听听孩子的意见。

为什么要每天背一篇日有所诵、隔天一篇古诗?她喜欢吗?是强制背?

她说:

背诵是一种积累。

背诵是一种积累,这没错。但是正确的事儿,并不是孩子就一定喜欢做,一定能长期坚持。

对孩子来说,上学的时候,学习任务都是强制性的,必须要完成的,孩子是有压力的。

那么,在家里的阅读、学习,我主张在宽松氛围里进行,多用一些轻松有趣、适合自己孩子的形式(每个孩子都不一样,要靠家长去发现),少一些强制,能让孩子更愿意去投入。

像背诵,我的习惯是经常重复,熟读成诵。

她说:

为了让她尽快独立阅读,所以我也配合学校,每天晚上让她读半小时左右的书。感觉每天都很赶。

为了让她尽快独立阅读——

独立阅读,是需要具备独立阅读的能力的,不是人为地想让她尽快就能尽快的。

据我了解,这个孩子才上一年级,正常的教学安排,才刚刚认识300个字,这就想让她独立阅读?

要求有点儿高。

想让孩子尽快独立阅读,正确的做法是:

先培养孩子读书的兴趣,爱上读书,养成阅读的习惯。

然后就是选择适合孩子的图书,内容是孩子感兴趣的,语言简单规范,字词简单,识字量小的孩子,可以选择有注音的图书。

还要进行长期的亲子阅读,给孩子过渡、提高的时间。

最后,就是顺其自然。等孩子具备了能力之后,就会主动要求不用大人陪伴,而是进行自主阅读了。

她说:

总是要玩,总是说玩得不够。

像今天,早上闭校式,完了后去一个同学家玩,中午到家后又和她弟弟玩,吃完饭手机也借给她玩游戏。

总是说玩得不够——这很正常。

谁都喜欢玩儿,谁都玩不够。不管是什么内容的玩儿,都比工作和学习要轻松得多。

所以,孩子总说玩得不够,很正常,不用生气、着急。

她说:

然后她开始要当老师,我当学生,我不同意,我让她先读英语,录完一本英语再让她当老师。她不同意,就发脾气了。

往往时间都是这样子浪费的。

孩子要当老师,让我当学生,我不同意。——为什么不同意?

我让她先读英语,然后再当老师。她不同意,就发脾气了。——为什么就不能同意孩子的想法,而非要孩子按照我的想法呢?

如果她愿意配合着我的节奏来,不拖拉不磨蹭,玩得时间其实会更多。

为什么要让孩子配合你的节奏来?就不能你配合孩子的节奏呢?

我问她:

为什么不能让孩子先当老师呢?

答:因为她已经玩了很久了。

那孩子当老师是算玩儿还是算学?

答:算玩儿。

但其实,其实孩子当老师,这也是一种学习的形式,并不能算是纯玩儿。

我问:

为什么不先提前和孩子说好呢?

她说:

怎么说好?是订好计划吗?

不全是。

而是:我会提前和孩子说好,今天有哪些要完成的任务。那么如果他总是玩个不停,我就会提醒他一下:别忘了你还有×××哦!时间不多喽!

这样即使他不乐意,也会思考一下,然后做出比较合适的选择。

所以,我想出了我的答案:

并不是我的孩子有多听话、多配合,多么超出常人,

而是:

我会想办法让他配合。

我对孩子没有不切实际的要求。

我会尽量顺孩子的势,孩子就能更好地配合了。

即使孩子不配合,我也不会生气、发火,更不会因为这样,就说孩子不听话!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