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手册使用心得

2016-08-21  本文已影响4899人  大平平啦啦啦

一、心路历程篇
这是我的第三本效率手册。其实头两本用的并不好,没有发挥出趁早效率手册的作用,也没有把真正的趁早精神渗透到生活中。那一两年总的来说生活没有多大的改变。

大姐是方向,是灯塔,她就在那引领着你,照耀着你。但最终可以让你前进的只有你自己,大姐没办法用绳子拉着你走。

还记得得到第一本效率手册的时候,是开心的,仿佛有了这个本子就和大姐靠近了一些,仿佛自己分分钟就是个有效率的人儿了。

可是到年尾看到写的稀稀拉拉的本子,和稀稀拉拉的自己,差一点就要开始抱怨是本子不好用了。然后看着那一页又一页的空白,仿佛看到了自己过去一年一天又一天的空白。什么都回忆不起来,浑浑噩噩。

第二年又过了半年的调整期,我突然发觉是自己思考的不够。我根本就不清楚不了解效率手册上每一个部分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更别提要如何运用了。

去年的下半年我突然开窍了,开始慢慢理解了制定目标计划,如何拆解目标。

计划制定篇

下面是我从一个小白到慢慢可以把本子写满的一些小经验,希望可以分享出来,可以给一些跟曾经的我一样拿着本子不知所措的小白们一些小启发。

先说一下我总的目标,利用这个本子希望可以让自己在工作之余,充分利用个人可控时间,爱生活,爱拉芳,达到让自己成长的目的。成长包括很多方面,总的来说就是希望自己一天比一天好吧,让时间在自己身上留下美好的痕迹。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这几年突然觉得时间很宝贵(可能是年龄到了,呵呵),有些事情,别人跟你说一百遍自己体会不到也是没有用的。当你觉得时间宝贵的时候,自然不想浪费时间在煲剧看综艺节目上,取而代之的想把时间放在一些可以让“时间看的见”的事物上。我看电视剧看再多,我能得到什么,难道我去跟别人说,我超级会看电视剧诶,看的超级好。如果我把时间用在画画上,经过时间的磨砺,我就可以说,我真的画的越来越好。

我自己希望的成长在几个方面:1、瘦美 。2、英语口语流利,跟外国朋友聊天不再蹦单词 3、加强梳理思绪的能力,可以写出长一些的文章。4、会一门乐器 5、会画一点小画,写一手漂亮的字

当方向确定之后,就是计划的设定。如果你是一个刚刚开始学着做计划的人,那么如果你计划失败了,请不要气馁,找出失败的原因,下次你会做的更好。我想说的是不要放弃做计划,坚持下去,慢慢的去修订,终会因计划成功且看到自己有所获而尝到甜头。

一般计划失败的原因多种多样,我先说我自己吧。首先就是高估自己完成计划的能力;其次是时间安排不合理;最后是计划太笼统,可操作性低。针对我自己的问题,我的解决方案是循序渐进,找到可控时间,量化目标。

本子的使用就从月计划开始,分享一下我的月计划。(下面的内容可能会有人觉得我给自己安排的事情过多,可事实是我们浪费的时间才更多,有多少时间是在睡懒觉和刷朋友圈看韩剧当中过去的,自从我把朋友圈关闭了,每个月真的可以多做很多很多事情。)

1、先说本月最重要的事:我一般用于记录非日常的,一些需要实施时间,并强调结果及过程的事情。类似于考试,跳槽,一次出国旅行,一次突击健身,养成一个习惯等等。

2、本子里的理财计划我几个月之前一直都是空着的,虽然我有存钱习惯(我还买过3年的定期),但是没有理财意识,奖金可以存下来,工资不挣一个花俩就已经非常给面子了。也是突如其来的一篇文章给了我灵感,觉得还是应该趁早开启理财之路,让钱生钱,早点实现财务自由(偷笑脸)。可是如何理财呢?当有了这个想法后我在知乎上搜索了大量的文章,也看了文章中推荐的初级理财书籍《小狗钱钱》。一本初级理财书就已经给了我很多启发(理财小白如果感兴趣的可以自己找来看看)。

先分享一些看来的小观点:
一、资产配置
第一份:应急的钱。够用6个月到1年。活期。
第二份:保命钱。三至五年生活费。保本保息
第三份:闲钱。五到十年不用。买股票基金

二、节流
1、攒钱:强制存钱,越早越好
2、生钱:买股票基金债券不动产
3、护钱:给自己买保险

反正看了这么多,我就记着,想让钱生钱让自己实现财务自由,15年后存够200万私房钱,除了每月强制存钱外,就是让钱生钱,利滚利。我结合了很多的理财观点最终给自己制定了一个理财方案。

每月收入的40%强制存钱 例如每月存4000块。1000块指数型基金定投,1000块股票型基金定投,1000块债券定投,1000块P2P产品。(至于为什么会选择有风险的基金,这个话题比较复杂,有机会再解释)奖金,年终奖等额外收入也需要按此处理。

剩下可以花的钱就可以按照习惯来分配了。

3、学习计划:每天用ANKI背单词 短语和句子 写15篇1000字以上的文章 每周至少听一课积极心理学的课程 一个月至少完成一本书并写读书笔记。

灵感来源:

英语:每次跟外国朋友一起吃饭聊天,都是蹦单词,听力还行,口语完全弱爆了。当知道是因为中国语言教育注重输入但是忽略输出这个问题后,那就利用宾浩记忆曲线每天去背短语和句子,目的是为了做到脱口而出,目前看来效果不错。
读书+码字:花二三十块钱就可以把一个人很重要的一段人生经验买回家,实在太划算了,绝对是让自己活得更明白的捷径。码字是一种梳理头脑中混乱思绪的好方法,会让你想的更深刻,逻辑更清晰,是实现自我成长的有效手段之一。
心理学:一些心理学的小理论对我的日常生活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尝到甜头的我觉得应该@继续。毕竟从小到大的教育中,心理学教育缺失严重,是现代人在高压环境下活着憋屈又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不开心的原因之一。

4、健身计划:3km快走 2次/周 郑多燕2次/周 每天坚持15分钟手臂运动 15分钟瑜伽拉伸

灵感来源:
KEEP:我的运动理念是在没适应长期大运动量之前,培养小的运动习惯,一直坚持下去,细水长流,避免“运动——瘦——停止——反弹”的问题出现,目的是把小运动变成像刷牙一样的习惯,KEEP FIT 重在KEEP。
针对训练:针对自身的身材缺陷,选择可以预防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运动。类似于我肩膀比较宽,长肉就会虎背熊腰,希望手臂和后背更紧致,那我选择每天都锻炼手臂和后背,让自己变成手臂后背不容易长肉的体质。

5、兴趣计划: 古筝练习 3次/周 音乐会等演出 1~2次/月 电影1场/月 每天画画写字

灵感来源:
我妈中年被工厂安排提前退休后,就开始自学钢琴,10多年过去了,现在已经是一个钢琴老师,教了一拨又一拨的小朋友。后来又学了古筝,她只要有机会就劝我也学学古筝(因为钢琴太难了)。印象中老妈说的让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学个乐器吧,坚持下来就能学成,要不这一年一年就过去了,什么都没留下。坚持练,能练出来。练一个乐器不但每天可以看到自己的进步,颇有成就感,还能有效的刺激大脑,提升生活质量。
集中精神听音乐会,看电影,画画,写字,都可以让你有一个很敏锐的感官去感受这个世界,而不是每天浑浑噩噩看不到身边美好的风景。

6、家人朋友关爱计划:
每周与家人通话两次;每周与另一半正正经经约会一次;每个月主动安排1到2次跟朋友的聚会。

灵感来源:
对父母和家人也要有着量化的安排,特别是与父母分隔两地,要给自己安排硬性的指标,否则很容易因为工作忙碌压力大等等的事情而忽略了家人。
生活容易失去激情趋于平淡,仪式感反而成了生活的必需品。
有些人,你想她们了就约出来见面,别老只在朋友圈上点赞。下了班也别太着急回家,周末也别老煲剧睡觉,面对面的沟通会让你不经意间收获良多。

7、上月回顾
量化之后,回顾起来比较简单,我一般用百分比来表示。还会把这个月做的最漂亮的事儿写进去。
计划执行篇

执行了完计划剩下的就是执行了:其实把任务拆解量化之后就非常简单了,只需要把所有的事情按照习惯平均安排到每一天当中。

下面是我的一些小经验:
1、如果你能提前一周甚至更多来安排你的成长计划,那绝对会提高你完成的概率。
2、这时候还有一个重点,就是如何分配自己的时间。很可能你每天的事情安排好了,但还是因为种种原因完不成。所以,你要找出那种不会受别人影响的时间,例如我是早起之后的时间,上班路上通勤的时间,中午吃饭的时间,晚上睡前的时间,周末上午的时间。
3、不要用那种可能受到他人影响的时间去安排你一天最重要的事情。
4、如果可以的话,把最艰难的任务放到最早完成。原因是,经研究发现,每个人的“自律”是有限的,可能上班的一个白天你就强迫自己做了很多事情了,如果晚上回家还要用自律去强迫自己,当你的“自律”存量不足,往往会导致失败。
5、把一些你觉得有每天做的必要的事情转化为像刷牙一样的习惯,定时定点完成。
6、阶段性总结,经常给自己鼓鼓劲儿,完成后别忘记犒劳自己。我每完成计划中的一点,就会在制定月计划时画的项目进度条上涂色~慢慢等它涂满,还挺有成就感。
7、人都会有疲劳期,每个月可以围绕着目的找一些不同的,新鲜的事情来做,例如这个月听了音乐会,下个月可以去看话剧等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