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若木鸡

2023-10-12  本文已影响0人  董瑞红百合妈妈

“呆若木鸡”的原意,很多人都错了,读完才发现庄子的哲学之妙。

呆若木鸡是斗鸡界追求的最高境界,它摈弃了娇气盛气,是一种看透了事物的本质而超脱世俗的状态,大智若愚的最高境界就是呆若木鸡。

成语中解释呆若木鸡是指:愣着不动,像一只木头鸡。形容人痴或因惊恐而发愣的神态。

成语“呆若木鸡”出自《庄子·达生》,原文: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很久很久以前,很多人都喜欢斗鸡的游戏,有一个名叫纪渻子的人,他是专门给国王训练斗鸡参加搏斗的。

有一次国王要准备参加一个斗鸡比赛,国王就问纪渻子:“鸡训练好了吗?”纪渻子回答说:“还没有呢,这只鸡表面上看起来气势汹汹的,其实没什么底气。”

又过了几天,国王再次过来询问,纪渻子说还不行,因为它一看到别的鸡马上就会紧张起来,这说明它还有好斗的心理。

又过了十天,国王去问但还是不行,因为纪渻子认为这只鸡还有这目光炯炯,气势未消。

就这样转眼又过了十天,眼看比赛的日子都到了,纪渻子终于说差不多了,它虽然偶尔还叫几声,但已经有些呆头呆脑、不动声色,看上去就像木头鸡一样,说明它已经进入完美的精神境界了。

国王于是就把这只鸡放进了斗鸡场,没想到别的鸡一看到这只“呆若木鸡”的斗鸡,还没有交手就都掉头逃走了。

呆若木鸡是斗鸡界追求的最高境界,它摈弃了娇气盛气,是一种看透了事物的本质而超脱世俗的状态,大智若愚的最高境界就是呆若木鸡。

庄子认为,真正有大智慧、有着高超技巧和真正勇敢的人应该是藏而不露的,他们的表现也许是愚钝,笨拙和胆怯的。但是,在真正需要他们的时候,这些人冷静、沉着,能够表现出非同寻常的能力。

庄子通过这则寓言,阐述了道家的辩证思维,即“相反的两极在某种高度便相互接近转化”的道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