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男幼师在幼儿园的日常幼儿园园长天地亲子教育

民办幼儿园的底线和边界

2017-11-30  本文已影响7人  园长头条

我曾说,在市场规律下做教育是危险的,需要时刻警惕,需要具备“底线意识”,并且,还要清楚有一道不可逾越的“边界线”。

那次,在一个有点乱的民办园长小型研讨会上,一个做培训的商人隐身参加了,等他找到机会现身时,直接跟园长们推销他的培训,说:做幼儿园干啥,还不是为了赚钱,别说好听的,没用!之后,抛出他的广告语:我什么都不会,就会教你们咋赚钱!

我听后愤然,带着园长们离席而去。

我真的害怕,怕做教育的人为了赚钱没了底线,怕做教育的人越过教育边界走到纯商业领域去。

所以,对于民办幼儿园投资者和管理者来讲,必须清楚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办园的底线在哪里?边界在何处?

先说底线问题

我认为探求幼儿园的底线有两个基点,一个是基于教育,没教育或反教育都属于穿透底线的问题。另一个是基于生命,凡是无视幼儿生命品质的幼儿园,更是没有底线的行为。

比如,至今还有一些无证民办幼儿园,因为缺少监管,所以,为了节省开支,不仅班额大、老师少,甚至,为了节约老师工资,聘用一些初中毕业生当老师,结果是,或者教一些识字和计算,或者干脆把小学教材拿来,模仿小学教学,拔苗助长,把幼儿园的孩子早早给弄出了厌学症。这就不单单属于不懂幼儿教育了,而是在做“反教育”!

比如,有的幼儿园为了赚钱,昧着良心,想方设法的从幼儿的伙食上下功夫,不仅是吃饱和吃好的问题,还有食品安全的问题。其实,这是做幼教最起码的底线,是界定良心的底线。

还有,网络媒体曾披露过极个别的幼儿园,为了保证儿童出勤率,也是为了保证经济效益,竟然给儿童集体服用病毒灵药。这更是一种毫无底线可言的行为。

再说边界问题

简单说,这里应该有一个过渡带,一侧属于教育,另一侧属于商业。通常,民办幼儿园在市场机制下运行,很容易走进过渡带,在教育和商业边界处徘徊和生存。

所以,为了保证民办幼儿园的教育品质,我们必须搞清楚,什么样的行为属于越界?属于商业行为?甚至是非健康的商业行为?

还是举例:

如,有的幼儿园把企业和商业管理中的制度化、规范化全面导入幼儿园,一切都讲标准,一切都有文件控制,幼儿园就像一台程控机器,老师犹如机器人。但是,走下去和走进去会发现,在这样的幼儿园里缺少的是教育味,是对儿童成长的个性化关怀,因为,教育是变数最多的事情,儿童是个性迥异的群体。

所以,把幼儿园做的太像企业、商业了,就一定会有越界的危险。

如,许多幼儿园的招生工作商业化程度最多。包括,内部教师招生奖励制度,按人头计算发奖,甚至做成“一手交人,一手拿钱”,看起来招生工作很有效益,但是,在经济效益背后的问题也不小,长期下来老师和老板的雇佣关系逐渐形成,不利于建设“家文化”。

招生中问题最大的不仅在教师招生制度上,还有把这样的激励制度用到了家长中,弄得家长和幼儿园之间的关系很商业。这个问题很严重,这样的家园关系也很脆弱,一旦在其它方面出问题了,家长一定会以市场行为和商业意识来和幼儿园交涉,动辄就谈赔偿。

再如,前不久听说一个专门为高端民办幼儿园量身打造的招生培训,说“教你一招,一分钱不花读高端幼儿园”。有位幼儿园投资者花高价参加培训后披露,这是一个类于传销的模式,他望而生畏,一身冷汗说:不敢玩。

总之,目前在幼儿园竞争越发激烈的形势下,必然会扑过来一些“商业营销教头”,也必然会打动一些幼儿园举办者的“初心”,这不为怪,很正常。

但是,若民办幼儿园的主流走向商业化地境,问题就大了。所以,在第一届亚洲幼教年会上,我和程淮教授、赵春梅董事长、叶飞先生一道,发起和成立了“呼唤教育家型园长成长联盟”的群体。这个举措的作用被业内人士解读为“阻击行为”,阻击的就是别让民办幼儿园园长都成为“企业家型园长”。否则,中国幼教就会滑进没有教育味的商业地境,中国的幼教出问题了,中国的教育就没有根了。

所以,这一年来,我们在中国幼教“三棵树一面旗”的名义下,其实做的最多的就是呼吁,呼吁民办幼儿园尽管活的很艰难,也必须保住教育的底线和道德的底线,并且,不能仅仅为了赚钱,把承载国家和民族使命的幼教做成了商业。若此,既犯罪。

——END——

插画 | 来源网络

更多优质资源,可关注微信公众号:utoutiao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