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自由职业和上班
上学的时候,从中学到大学,一直很羡慕的一类人,叫自由职业者。
为什么羡慕?其实挺简单的,就是自由、潇洒、能挣钱。当然重点在“能挣钱”,毕竟自由职业的核心是职业,而不是自由。不能挣钱的自由职业者,往往人们更喜欢用“失业者”去描述他们。因为如果不能挣钱,而又没有工作的话,其实对于自己和家庭,都是一种比较大的负担,以为你还没有想好,就为了自由放弃了工作,其实是挺不负责的。
这里拒绝李安的鸡汤。(李安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收入,直到后来的大获成功,中间有几十年,是靠他的夫人维持家庭。)
但是正如我们听过的所有鸡汤一样,鸡汤之所以为鸡汤,就是因为他们太幸运了,他们拥有常人不可及的天赋,毅力和坚持,并且拥有常人不可及的环境等外部因素。成功永远是极其少数的。而成功之后,所有故事都可以写成鸡汤,并无多大意义。
会思考这个问题,主要是因为我成为了一个自由职业者。其实说实话,我从毕业开始,就没有正经上过班,工作履历一片空白。倒腾过生意,学过外语,搞过自媒体,目前弄区块链相关,也算是一路坎坷,没赚到钱但是也活的不错(应该活的不错就是我没攒下钱的主要原因了)。目前闲着没事儿的时候,会有些焦虑,毕竟当闲下来的时间长了一些(挣钱仍然在挣,但是似乎到了一个瓶颈,并没有继续增长),又多了大把的时间出来,难免会有些焦虑。
我仍然认为上班是很浪费时间的,虽然我焦虑的时候会觉得其实上班更可靠,因为依托于大公司的信息、资源、人脉都是自由职业不可匹及的,比如你是金融从业者的话,你在摩根大通、花旗、汇丰等等上班,你能接触到的客户,能接触到的行业信息,能接触到的行业资源,都是一个个体不可能接触的到的(除非你背景可怕)。互联网就更不用说了,BAT上过几年班的,比在互联网行业草根创业的,还是能多不少见识和资源的。
但是也就是想一想,上班是不可能上班的。为什么我这么抗拒上班,原因有两个:1、个人财务被贷款绑架;2、思维被捆绑。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如果上班之后,有稳定收入来源,那么下一步一定会想买房子或者买车子或者养小孩等等,这些都会导致财务状况被绑架,你会在你的现金流上限进行操作,比如买房,你赚一万,你会尽量去看看按揭5-8千的房子,而不会在可以选择位置更好或者更好的居住品质的时候,放弃这个选项,进行一个比较差的选择,尽管这样的代价是要让现金流更难受一些,但是“收入总是会不断增加的嘛、房子就买这一次嘛、位置好一点以后也不用换了嘛一步到位”等等说法,会让你选择一个你能承受的上限。
从而导致,你以为你都是选择,其实你没有选择,尤其是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这也是为什么,华为的员工一旦失业,明明才三十多岁,明明有车有房有家庭,却宁可寻短见。就是因为,目前的中产家庭,其实都已经被贷款绑架了现金流,受不了一点点的风险。
当然这只是第一个,第二个是思维被捆绑。
这也是我经常喜欢聊到的一个点,就是你一直在一个环境下,你的思维是一定会被潜移默化改变的。互联网看似内容很多,五光十色,但是很多人其实每天看到的“新内容”一直也都是那些东西。因为大数据是冰冷的,互联网公司都知道你喜欢看什么了,就会不断给你推送你想看的东西,你也会一直选择你一直选择看的东西。从而导致你的视角其实会越来越狭隘。因为你每天看到的东西,你身边的人每天聊到的东西,每天做的事情,都在一个固有的范围里。正如07年美国的金融危机,全球最优秀的分析师和评级机构和大投行,都完全不相信人们已经还不上房贷了,其实只要去人们群众里看一下,问一下,就可以很明确地知道人们是不可能还的上房贷的(比如一个脱衣舞女郎有五套房子,有五份贷款,而且是可调利率贷款;再比如其实有人贷款买了栋别墅,其实是用的狗的名字等等,故事来源《大空头》)。但是美国华尔街的顶尖天才们,却没有发现这一点,为什么?就是因为思维固化了。
这儿也讲到最近比较火的拼多多事件,有一些数据蛮有意思,就是你一直活在一线城市,活在互联网,你是不知道真实的中国是怎么样的。比如本科毕业生只有4%的比例,但是你甚至觉得普通的一本都不算读过大学,出门和上网碰到的都是“211满地走,985多如狗”等等。
再比如年收入50万(人民币)的话,就算在全球的发达国家和地区里,都算是很高的收入了,但是一线城市的这些人普遍觉得,也就刚刚够活。但是实际上呢?中国的人均收入多低我就不多说了,我老家的县城,算是一官半职的公务员也才三千多块的工资,我老妈也才两千多块的工资,也不见他们活不下去。
所以拼多多现象,能帮很多在一线城市的年轻人理解,其实中国完全不是大家看到的,认为的那样。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错误认知呢?其实就是思维固化。你的圈子会限制你的想象。
另外现在目标已经从自由职业者,变成了“独立投资人”。
希望能慢慢实现这个目标,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