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心理学》—心理学的角度解读互联网时代(二)

2018-01-07  本文已影响23人  逃家小兔Emiliy

网红经济模式

“现在你看到的任何一个网红,你看到的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的一部分。这种自己的一部分所产生的经济模式就是网红经济模式”    ——《互联网心理学》赵小明。

今天看这本书,看到关于网红的观点。之前也跟朋友讨论“网红”为什么能出来,而且一些只是直播吃饭,逛街,一天的生活等,为什么这样的直播会有人看?当时我们的解释是:因为他们跟我们一样,当我们普通大众在网上看到,我的生活方式或者某一个点竟然跟直播的人一样,立刻就会产生一种认同感,这种认同感会让大众不断的去追随,去看。只因为他们跟我们一样,只是在某些方面高出一点点,或是敢于说实话,或是敢于活出自己内心想活出的那一面,是一个理性化的自我。

这些理论追溯起来,归结于法国心理学家拉康的“镜像理论”,这个理论的产生源自于人成长过程中的一个自然现象,6-18个月的婴儿特别喜欢照镜子的现象,这个时期的婴儿不能区分镜子里的是谁,只知道这个镜子里的人是一个完整的人,是一个永远存在的“他人”,当婴儿认识到“他人”之后,后期才能知道是“自我”,也就寓意着孩子完成了对于自我的认知,知道自己是一个完整的独立存在的个体。

拉康把这种现象叫做镜像理论,指将一切混淆了现实与想象的情景意识。在传统精神分析时期,一个人可以对另一个人产生镜像,也可以对想象出来的自己产生认同想象,就是说将自己想象成一个理想化的客体。拉康的理论发现,人进入社会后,这时社会就像一面镜子一样,产生人和社会之间的镜像。

在互联网时代,镜像关系就变得大为不同了,人们的镜像就变成了一个人和一群人产生镜像,即个人和群体的镜像。一个人如果能够和一群人产生镜像关系,他就会成为网红,网红就是个体和群体之间互为镜像关系的形象说明。因为你和群体一样,才会被认同。

互联网时代,人们可以在网上自由的说话,发表自己的主张,然后也可以影响很多人,可以发现,过去人类社会的等级是从上而下的金字塔等级,现在是自下而上的倒金字塔形式,越是具有底层效果的东西,他的数量越大。能满足最底层的人需要的东西,更容易产生群体共振,继而产生更大更广的影响。

另外关于镜像理论,还有一个地方是“社群”,社群是由相同爱好的人组织在一起的,人们因为共同的爱好或者目标进群,例如妈妈群,有很多种类,有关于吃的,有关于喝的,有关于玩的,有关于育儿问题的,还有关于亲子关系的等等,几乎每一个教育细分项目都会有无数的社群,越是目标单一的群,同质性越高,粘性度也越高。

有意思的是,这样的群体划分,在党的发展历史上也存在,在共产党组织群众的方式里就有所体现,我们提出农村包围城市,其背后真正愿意在于由大众来影响群体、国家、精英,因为当时没有足够的社会精英去影响大众,只能发展大众,而发展大众最好的方式就是连同一切,把一切都连通在一起,用什么方法呢?用各种各样的组织,用互联网话语就是社群,群体。比如在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小孩有儿童团,青年有青年团,妇女有自救妇救会,基本把所有能见的每种人都按照年龄、阶层、文化程度全组织起来了,意思就是你们这里的每个人都属于我们这里的,绝不漏掉任何人,不管谁都属于这个组织。

从这方面来看,共产党成功的基本要素是把一群散的,甚至可以形容为乌合之众的当时中国社会组织起来了,之后教育他们,培训他们,然后让他们拥有共同的价值观。就像社群运营一样,我们把不同的人用同样的爱好或者目标组织到一个群里,在这里引导这个社群的需求。引导需求就是我不会去满足你们的需求,而是引导你们,让你们认为我给你的东西才是你们要的。

所以建立社群时,要给自己的社群建立一个明确的标签身份,以此标识社群里的人属于哪一类型,要把你自己和别人做一个区分,区分度越高,人们就越喜欢在你的社群里,边界一定要强大,就像砌高墙一样,围墙起的越高,越会让里面的“我们”觉得跟外面的人不一样,这样的群体自豪感和忠诚度越高。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