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我收获了一片玫瑰花园
一直以来,在我的世界观里,我都愿意理性的去看待任何一件事。当我们愿意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必定是有“利”可图。可能,这个“利”是物质的,也有可能,这个“利”是精神世界的,只有当”利“足以打动人心的时候,主观的行为才会出现。
支教这件事,对于我而言同样如此。在此之前,我的目标就是开心放松的度过这一年,感受不同的世界的生活。而在很多人看来,我“浪费”的这一年,或许不曾给我的未来工作世界增加一些实际的利益。但是当这一年过去之后,到五年后的今天,我来思考那一年,我收获了一片玫瑰园。
在初初遇见我的学生的时候,那时候的自己热血,一心想要拯救世界,想把自己知道的世界都告诉他们,让他们努力向上。后来证明,大部分时候,我都不是特别成功的。我也明白,任何人的世界都不会仅仅因为那一年而变得有任何的不同。
反而对于我自己而言,我一直无法忘记那些孩子在艰难的学习环境里,依然愿意奔跑,愿意开怀大笑,愿意载歌载舞的世界。
我们曾经下乡走访,跟着一个孩子,这大概是我见过的最穷的人家,我们租车从县城到了能通路的地方,一路上就是像我后来看《奇遇人生》里阿雅和陈学冬去云南的那一条路,左边是悬崖,右边是峭壁,司机开着车就像跑跑卡丁车,那时候好像每周下乡已经没有太多的害怕。
从县城下去大概开了两个小时这样蜿蜒曲折的山路,到了一个山口,开始徒步。我们跟着那个学生,在翻了两座山之后,我们一路问她,到了吗?她总是说“快到了”,不知道走了多久,那一天我们只走了这一户人家,终于在翻到第三座山的时候,我们到了她的家里。因为下雨的原因,我们的鞋子全是泥泞,而那个学生的鞋子非常干净,一脸轻松。
到了她的家我们看见了一个木头+土胚建造的一层平房,所有的人住在一个房间里,家里还有三个弟弟妹妹,毯子被子可以看得出来已经老旧泛白,也不知道用了多少年。简陋的家里唯一的电器是电灯,出行全靠走路,家里只有爸爸带着他们。已然见过很多的家庭,因为过于贫穷,妈妈最后撑不下去出去打工就再也没有回家。
那天我们在一个称之为厨房的地方,称之为厨房大概是什么样子呢:在地上挖了一个坑,搭了一个简陋的木头台子上面放了一口铁锅,炒了菜就把菜放在了木头边上,这就是简陋的餐桌了。我们一行人,在他们家做饭,我依然记得是吃了种在房子旁边的倭瓜,还有一块不知道是不是存了很久不舍得吃的腊肉。走了很久的路,还觉得甚是香甜。
我们问了一些简单的问题,因为天色渐渐晚了,留了一些饭钱就开始往回赶。一路上,我们都很沉默。虽然我也是从农村出来的孩子,但是确实也没有想到在这个时代,真的还存在着这样生活的人。这是在我们认知的盲区里,以为这个世界国泰民安。
最先开始,我们看到被资助的孩子领着一个月200块钱的生活费,当时候想这个能干什么呢?后来渐渐明白,可能一个月200块钱,就足以支撑一个孩子活下去的希望。这是我对于金钱,对于公益,有了更深的了解。
在路上,我们讨论了学校穿校服的这个举措。很有可能,这就是给这些孩子最大的尊重和体面,是自己和大家一样平等体面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凭证。
慢慢的下乡多了,看过了在电视里看到的那种蜿蜒曲折的山路零星走在背着大书包行走的小学生,矮矮黑黑瘦瘦,多和他们聊聊天,他们总是很多人凑上来想要听一听,随时都可以快乐的开怀大笑。
生活给予他们的,如此苍白,而他们的笑容,他们在操场上的随时奔跑,他们回馈的是如此纯洁而美好,深深得被他们的乐观而感动。
我依然记得我的学生们每天唱得歌,清脆嘹亮,质朴而又美好。
我不知道他们长大以后会是什么样子,但是他们却深深影响了我。
因为见过了开在大山里依然绚烂的花朵,也因为见过原来世界上并不是歌舞升平的世界,见过了那么多你以为的贫穷底线却又有更难得人生,而他们依然可以开怀歌唱,足以让我在未来人生遇见的苍白里寻找到开花的瞬间。
所以后来,有人问我,我收获了什么,我想,我收获了一片玫瑰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