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山城分舵第13期RIA训练营

佳音-第13期拆书训练营-三小拆-第11拆

2019-03-26  本文已影响0人  佳音_叮当妈
如何将知识内在化?

                                                                      I便签

what:调动你的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味觉等其中的一种或多种感官,再加上你赋予给它的情感,将一个你不熟悉的知识转化为你容易理解和记忆的形式,这个方法称为内在化。这过程就像你带着你要记忆的知识点进入一个你主动设置的梦境。

why:

用——将知识内在化,可以增加记忆的牢固程度,因为任何一种你加进去的感官都可以成为那个知识点在大脑里的“索引”,可以被多次无意“召唤”出来。如果你内化得好,是完全可以打破艾宾斯号遗忘曲线的规律的。

不用——有的知识不管你看多少遍都会觉得陌生,考试时写不出来,用的时候要么已全无印象,要么一团糟根本下不了手,因为你从来都没有跟它建立起”链接“。

how:

1、选择知识点,选择你将带进“梦境”的“主角”。~比如“同理心”

2、建立图像,在脑中想象一个相关的图像,如果知识点本身就包含一张图可以直接用那张图。如果一开始在脑袋里不能直接建立图像,可以在纸上画草图再过渡到脑中直接构图。~可以想象两颗红色的心出现在一张白纸上的左右两端。

3、让图像动起来。像漫画一样,让你图像变成动态的。可以是它根据情景自己动的(假设我们正在看动画片),也可以是你用手去移动的(此时脑袋里的图像已经通过假设变成真实可触摸的,就摆在了我们面前)。~~~~~~此时可以让那两颗心形开始有节律的跳动,此时一颗心被一把匕首飞过去插了一刀,开始流血。。。另一颗心形移动过来到受伤的心形旁边,去拥抱它,然后自己也被弄得满身是血。过了一会儿之后,前面那颗心停止了流血,而之前被匕首插过的地方神奇的自动修复了。

4、加入感官。当看到那个场景时,你听到了什么声音?闻到了什么味道?手去触碰时是什么感觉?嘴巴里有什么味道吗?可以选其中一个感觉加进去,如果你可以很快联系,不妨多加几个感觉进去。坐车看到窗外炊烟寥寥的画面,我可以清晰记起我小时候的家。吃着餐馆里的四季豆饭,我也可以想起我的小时候和妈妈的其他菜。~~~~此时可以假设那颗心流出的是蓝色的血液,因为那只是假设出来的,不一定非要跟我们真实的红色血液一样,红心与蓝血颜色鲜明对比,血液流出的轨迹像一条小河流一样。

5、加入情感。经过上一步之后,此时我们是什么感受?激动,兴奋,感动,心痛或者是其他。。。记忆一旦跟情绪结合,真的很难被遗忘,只要被引发的情绪足够的强烈。~~~~~在那颗心拥抱那一刻,不顾血液弄到自己身上的那一刻,我会觉得有点感动。

6、进行重复优化。将以上的动态场景和感官及情感进行重复和优化(去掉不太强烈的感官或情感,或者去加强强情感或者感官的浓烈程度),让自己对这个场景感同身受,就像做着梦突然醒来一样,深深陷入那种感觉和情感里,一遍一遍回忆梦里的经过,难以自拔。

when:任何你想要去记住的东西都可以尝试,单次就针对一个知识点来,毕竟构建的场景需要“主角”明显。

                                                                    A1便签

经历:半年前我在图书馆略读过一本时间管理的书,但是对其中两页进行了精读,那两页对我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那两页的内容是让大家跟着他的场景去想象,想象自己的生命只剩下三年,你想要做什么?写下来。如果只剩下6个月了呢?你再去划掉或者增加一些内容。我就记住了这个内容,然后一个人在办公室进行尝试。当时完全进入状态,哭得稀里哗啦,对自己碌碌无为的一生感到深深的遗憾,为还没来得及给孩子最珍贵的心灵建设而感到心痛。也是从那之后,我才开始注重教育。学习育儿知识,给孩子高质量陪伴,并且开始朋友圈分享育儿知识,其实最主要目的是让我老公能看到,在我”走“了之后能跟我一样给孩子最重要的起步教育。

PS:写到这里,当时的感受还可以涌出来,关都关不住,心底沉沉的,尽管我非常清楚那只是假设。

反思:我在进行这个尝试的时候还并没有看到这本书,但是已经体会到了内在化的力量。

结合步骤来看,

1、选择知识点,我当时刚过32岁,觉得自己好老了,所以对时间这个话题开始感兴趣。

2、建立图像,我当时是设想的一个医生正在告诉我这个事情。

3、让图像动起来,医生告诉画面本来就是在动的,所以感觉比较真实。

4、加入感官。我当时听医生讲时,他遗憾的表情,安慰的语言,体检单上的结论,一切感觉那么真实。

5、加入情感。我当时的情感真的够强烈,遗憾,惋惜与不舍非常强烈。

6、进行重复优化。很神奇,明明很难受却无法自拔,我不知道多少次去回忆了当时的情景。把决心要做的改变写成了便签贴在电脑前。

当时的便签

                                                                    A2便签

我今年可能使用场景:跟叮当玩任意指定几个物品编故事的游戏、自己的学习上。

目标:现在就试试用这个方法做练习来记住内在化方法。

行动:

1、选择知识点——这次我选择的就是“内在化”方法

2、建立图像——前方出现一块超级大的土司,上面写着”内在化“三个字,它是一个动画形象,有双手和双脚还有表情。

3、让图像动起来——”内在化“土司在对着我挥手示意让我过去,”内在化“三个字像霓虹灯一闪一闪的。我走过去后它对我说:”你咬我一口试试“,然后我带着疑惑抱着它咬了一口。神奇的事情发生了,我就像走进了一个魔幻空间。我脑袋里堆积如浆糊一样的知识自动分解成一个个原子,原子如水珠一样飘上天空,每个原子上面都写着字。先是一批带知识点名称的原子飞上去,然后是一些写着感官名词的原子,接着是写着情绪名词的原子飞上去。然后它们进行随机组合,抱在一起变成一个个的分子。组合的过程一直在继续,后来组合的分子也越来越牢固和美观。在奇幻空间里飞来飞去。

4、加入感官——我用手去触碰这一个个的分子,它们像气球很轻又很有弹性一样,碰一下就弹回去了。我听到了原子组成分子时发出”兹呜兹呜“具有科技感的声音,嘴巴里也开始回甜,神奇土司发出的我们全家最爱的榴莲味。

5、加入情感。“内在化”土司用手弹了一下我的额头,我回过神来,它在对我做鬼脸,然后就自动修复了刚被我咬掉位置。它对我说:“我想和叮当做朋友,每天跟他玩游戏。你可以带我回家吗?”我欣喜若狂,”牵“着它一路狂奔回家。

6、进行重复优化。不断重复这个场景,去加强感官的浓度和情感的强度,直到自己可以想完一遍笑出声来。

PS:我平时经常跟叮当玩随便指定几个物品编故事的游戏,也经常编织了很多教育元素进去,也偶尔加入情感进去引导孩子养成好习惯。游戏为什么是最好的教育道具,原来这不小心你就融合了斯科特.杨这位大师最常用的学习法。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