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我写过的书评和书摘

《中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鉴古才能望今,用过去辅导现在

2023-12-21  本文已影响0人  大安琪儿

阅读相对专业的或者知识密度比较高的参考读物果然不是一件特别轻松的事情。如果你是一个资深历史爱好者,或者你拥有一个历史、政治专业的学习背景,又或者说目前的你工作与党建等建设有关系。《中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作为一本相对比较专业的廉政历史读物,其中对于专业内相关的人员阅读还是有一定吸引力的。最起码作为一个党建工作者来说,我觉得这本书比其他的廉政学习材料来说,因为书中大量的史实陈述让这本书变得生动的多。

本书从先秦直到明清详细地列数了中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方方面面。

反腐倡廉,分为两个板块。反腐,通过立法、监督、官员选拔和框架设置,以规则来防止官员腐败;倡廉,通过君主以身作则、树立典型、传播文化来净化官员内心,起到带动其他官员的作用。

在现代职场,尤其是大型机构的纪检工作中,我看到了很多历史上出现过的影子。随着相对专业、深入的对于某一个领域的内容进行研读以后我们就会发现那句“中国特色”并不是凭空出现的。很多内容的搭建是很多学者专家在整理和借鉴了大量的史实以后总结出来的相对符合中国国情的落地措施。

另外有意思的一点是,早在秦汉魏晋之后,中国律法上就针对几类犯罪做出了详细说明,分别为:偷盗、抢劫、职务侵占和贪污受贿,有意思的是,直到现代社会犯罪率最高的仍然是这几大类。所以太阳底下无新鲜事的原因就在于,我们的人生如此平凡,跨越历史几千年的场合普世的问题依旧存在,普通人身上容易犯的错误也依旧是那些。

廉政文化作为政治文化的一个分支,它是以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并构建了一定的政治结构为前提的。所以历朝历代的廉政发展都没有办法逾越当时的社会局限,就好像在原始部落以血缘为基础的社会结构就不可能出现更具备普世意义的反腐律法,更多的只能靠部落首领以身作则的提倡来带动部落里的其他人。

等到中国发展成为封建社会后,在官员任用上开始出现了大量的选贤选优,从而在管理官员上出现了更加丰富的反腐体系。但是由于体系架构出现较早,中国的封建社会发展时间较短,在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和案例不足,导致在框架和细节中仍有粗糙。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在唐朝中国国力达到第一次巅峰时,反腐倡廉的发展也迎来了第一次巅峰。

最后想说的是,破窗效应无处不在,在盛世中国的反腐倡廉也会随着中国国力的发展而变得逐渐有效率。但是在乱世,社会动荡,反腐倡廉也随着社会的凋零而变得没有秩序。但是混乱也是有意义的,混乱的意义在于为下一次大一统的朝代积累了足够的案例让下一个朝代进一步完善反腐倡廉的措施和文化沉淀。

任何一个朝代或者现代机构的没落都与腐败与反腐败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些被人憎恶的、那些没法服众的领导团队让人厌恶的表现形式之一必然就有利用职务之便做了一些满足自己私欲的事情。想要让社会或机构长治久安,在防止腐败上一定要下大功夫。只有这样才能让机构的运行寿命延长一些。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