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内存管理机制
2018-09-04 本文已影响0人
火乐君_52cd
Python内存管理机制
Python内存管理机制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 引用计数机制
- 垃圾回收机制
- 内存池机制
1. 引用计数机制
- 可以用is判断两个引用是否指向同一个对象
- 可以用sys.getrefcount()获得引用计数
引用计数增加
1.对象被创建:x=4
2.另外的别人被创建:y=x
3.被作为参数传递给函数:foo(x)
4.作为容器对象的一个元素:a=[1, x, ‘33’]
引用计数减少
1.一个本地引用离开了它的作用域。比如上面的foo(x)函数结束时,x指向的对象引用减1。
2.对象的别名被显式的销毁:del x ;或者del y
3.对象的一个别名被赋值给其他对象:x=789
4.对象从一个窗口对象中移除:myList.remove(x)
5.窗口对象本身被销毁:del myList,或者窗口对象本身离开了作用域。
2. 垃圾回收机制
引用计数归零直接回收
标记-清除回收机制
- 原理:
“标记-清除”采用了更好的做法,我们并不改动真实的引用计数,而是将集合中对象的引用计数复制一份副本,改动该对象引用的副本。对于副本做任何的改动,都不会影响到对象生命走起的维护。
这个计数副本的唯一作用是寻找root object集合(该集合中的对象是不能被回收的)。当成功寻找到root object集合之后,首先将现在的内存链表一分为二,一条链表中维护root object集合,成为root链表,而另外一条链表中维护剩下的对象,成为unreachable链表。之所以要剖成两个链表,是基于这样的一种考虑:现在的unreachable可能存在被root链表中的对象,直接或间接引用的对象,这些对象是不能被回收的,一旦在标记的过程中,发现这样的对象,就将其从unreachable链表中移到root链表中;当完成标记后,unreachable链表中剩下的所有对象就是名副其实的垃圾对象了,接下来的垃圾回收只需限制在unreachable链表中即可。
分代回收机制
- 原理:
将系统中的所有内存块根据其存活时间划分为不同的集合,每一个集合就成为一个“代”,垃圾收集的频率随着“代”的存活时间的增大而减小。也就是说,活得越长的对象,就越不可能是垃圾,就应该减少对它的垃圾收集频率。那么如何来衡量这个存活时间:通常是利用几次垃圾收集动作来衡量,如果一个对象经过的垃圾收集次数越多,可以得出:该对象存活时间就越长
内存池
image.png- Python的内存机制呈现金字塔形状:
- -1,-2层主要有操作系统进行操作;
- 第0层是C中的malloc,free等内存分配和释放函数进行操作;
- 第1层和第2层是内存池,有Python的接口函数PyMem_Malloc函数实现,当对象小于256K时有该层直接分配内存;
- 第3层是最上层,也就是我们对Python对象的直接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