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我可以允许你不优秀,但绝不允许你没有教养

一直比较相信洛克的“白板说”,孩子就像是一张白板,他们是纯真无知的,他们的世界空白单调,需要成人的正确引导与参与,帮他们创建一个彩色的人生。
俗话说“三岁看大,五岁看老”,而对于如何培养幼儿,一直是一个严肃的话题。家园共育理念的提出,让人们意识到老师和父母在此间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就在这周,发生的一件事,让我深有感悟。

前天晚上帮室友熬夜做重阳节贺卡一直到一点,凌晨四点多又被舍友上卫生间惊醒,五点半匆忙从床上爬起来洗脸收拾,六点多在路上解决了两个包子后,赶到公交站牌,挤了将近一个小时的公交来到幼儿园,开始了又一天的实习老师工作。因为班里有老师请假,所以必须要独当一面。30个孩子,只一中午下来,就让我有点应接不暇,再加上晚上没有休息好,顿感身心俱疲。好不容易等到孩子们睡了,扒了些饭,抽空睡了不到一个小时,就又上岗了。而孩子们在我们几位老师的帮助下相继起床后,拿着杯子,带着点心回到了座位,却就在我给每一组小朋友倒牛奶的时候,一个孩子对着我,说出了一句特别不文明的话语,让我瞬间特别受伤,后来越想越泪奔。配班老师教育了他,让他向我道歉,他说了“对不起”,我也想回他一句“没关系”,却不知为何,始终难以说出口。
那天的下午,我一直在尽力调整自己的情绪,可是有时候,哪怕是个孩子,他的语言的杀伤力也甚至于比行动来得更伤人,我还是不能回归以往良好的状态。

回来的路上,我告诉朋友,并非是我小心眼,哪怕从小到大都没有一个人那样说过我,我也认了。可不能释怀的是我在背后辛辛苦苦、累死累活,表面还要耐心并微笑着和他们相处,可这一切的好意付出终究换回了一个特别伤人的不文明的字眼,这对于刚开始当幼儿园老师的我是一个不小的冲击。
朋友开解我说,他还小,还是个孩子,我说正因为我知道他是个孩子,所以我才会在下午户外活动,看到他笑脸的那一刻,在心中默默地说了一句“没关系”,却还是稍微有点难过——三四岁的孩子,正是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黄金阶段,今天口吐脏话,这是谁影响他的?是他的第一次吗?老师虽然教育了他,可是却也难保证他是真的知道错了并改正,不是吗?他的父母会怎样做呢?还记得我小时候学了一句脏话,无意间在父母面前说漏嘴,他们美美地收拾了我一顿,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说脏话了。

朋友说这就不关我的事了,何必杞人忧天?我没有说话,可是我心里却在想,哪怕我现在还只是个实习老师,我却还是想要为他们负责。我想说,孩子,我可以允许你不优秀,但我绝不允许你没有教养。

教养”,中国古时《三字经》中就提到了,指的是人从小就应该习得的一种规矩,待人接物处事时的一种敬重态度,特别指出,人若没有教养,便是家长老师的失职。而在西方文化中,写作“MANNER”指的是礼貌,规矩,态度,风度,生活方式,习惯……等等。英国王太后曾说:“MANNER”实际上是英国皇室存在的一个象征。而今,“教养”在我们的文化中,更多被归类到“礼仪”“素质”“道德”一类。

对于幼儿教养的养成,说大点,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个礼仪之邦,上下五千年的优秀文化滋养着我们,我们没有理由不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言行;说小点,现在社会是个文明社会,一个人是否优秀,首先,体现在他的教养上。而现在一说起教养,众所周知,若非出于真心而表现得面面俱到,那只是礼貌,但礼貌的行为坚持一段后可能会改变态度,成为发自内心的,礼貌也就随之转化为教养了。由此看来,礼貌似乎是教养的基础,是获得教养的量变的修炼过程,所以有时教育孩子说一句“谢谢你”“对不起”更是显得尤为重要。

或许是我从小家教就比较严,也或许是我过于矫情,可是依旧真的认为,一个人的教养,很重要,尤其是对孩子而言。在实习的这段日子里,我看到:有些孩子,在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区域游戏时,会独占玩具,略显霸道;有些小朋友会在排队上厕所的时候推开其他小朋友插队;有些小朋友会在吃饭的时候,将自己不喜欢的饭菜扔到其他小朋友的碗里……太多的太多,都让人在生气之余深思,现在的社会虽然体现出“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原则,有老师和父母却就因此教育孩子说“你一定要当第一”“你必须要会这会那”“如果你不优秀,你就会被这个社会所抛弃”……可这真的是培养孩子的正确方式吗?而我想说的是,亲爱的孩子,我可以允许你不优秀,可是我绝不允许你没有教养。

更何况现在的社会是一个文明的社会,以至于人际交往中就有一条基本规则:你怎样待人,别人也怎样待你。你关怀别人,对别人体贴、周到、真诚、正派、尊重、得体,别人通常也会反过来如此待你,久而久之,你就会具有人际吸引力,你的社会交往、社会赞许需要就能得到充分满足,于是,你便为自己创造了一种有助于持续发展的良好的人际环境。可若没有教养,那也就意味着你极大可能会没有交际圈,你就会是一个孤独的个体,你将很难在这个社会立足生存,我不愿也不想看到将来有任何一个孩子被社会所抛弃。

亲爱的孩子,我不需要你事事都去当第一,也不需要你会这会那,更不需要你有多优秀,因为即使你不优秀,我也依然爱你,我只需要你会向别人说一句“谢谢你”“辛苦了”“对不起”……有时候,孩子并非是输在了起跑线上,而是输在了教养上。

亲爱的孩子,请告诉你的爸爸妈妈和老师,你想做个有教养的人!其实有时候,人的教养,不也正体现着他的优秀吗?毕竟当我们说一个人有教养时,不仅说明他的外在行为,而且还说明这个人的内涵、道德品质是好的,这个人是优秀的!

亲爱的父母和老师,请从现在开始,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以身作则来教导孩子什么该说该做而什么不该说不该做做,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并请大声告诉孩子,我不允许你有多优秀,但我绝不允许你没有教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