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新教育种子的随想曲2
——新教育种子教师常毅的海门研学之旅记
理想课堂的饱满幸福感
22日午饭后稍息,带着些许睡意,我们乘车赶往海门市东洲国际学校,参加13:50开启的理想课堂展示及专家点评、互动研讨活动。
步入这所学校的大门,我立刻感受到了她的建筑布局和设计风格颇得苏州园林的章法: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在小园香径中沐一下霏霏细雨,深呼吸那深厚的人文与自然的馨香——睡意顿消,精神为之一振,疾步走进一号厅。
为我们展课的分别是本地区的两位教坛新秀:一位是执教九年级语文课《答谢中书书》的周春宇老师,另一位是执教八年级语文课《蝉》的朱荧荧老师。两堂课虽然在文体和内容上大相径庭,在课堂的模式呈现上各有千秋,但确是“理想课堂”的典范:
首先,这两节课完全贯彻了“生本教育”的理念,让学生站在了课堂的正中央。教师在深钻教材,精研教法之后,建立起了一套以核心问题为逻辑起点的提问驱动体系。让学生们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基本运行在了目标框架内。周春宇老师在《答谢中书书》里,紧紧扣住一个“美”字,设计出“共赏一字之美,一句之美,层次之美。”的堂标,让学生通过自主反复的品读、美读后七嘴八舌,活而不乱的畅所欲言,抒发美感。呈现在老师们面前的是学生们用心感悟文本之美后的悦动之状,争先恐后的生机勃发和分享之后的成就满足之感,亦有“猿鸟乱鸣”中“乱”字的赏析之惑……反思我对这一课的设计,真是可学之处甚多。朱荧荧老师虽没有展示学习目标,但她的一张“明蝉之史”表,为这一课设定了研读路线图。学生们在这样明晰的思维导图里自由徜徉。之后的“品文之言”环节亦是学生们赏学法布尔独特说明语言风格的百草乐园。同是说明文教学,听完朱老师的课后,我的内心此起彼伏:目前我正在借助“五环三导”模式整合“OKAY智慧课堂”资源,遇到了“两手抓,两手都不硬”,甚至是“左右手失调”的问题,这节课启发了我如何破解深钻教材,建构课堂,整合学生与文本,学生与信息技术的难题,真可谓山重水复,柳暗花明,不虚此行。
最让我受益的是新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冯卫东老师“稳”“准”“狠”的点评:他从新教育理想课堂的六纬度 、三境界与生本学习的逻辑关系娓娓道来,可谓在“稳”和“准”中见微知著:这两堂课的在师生参与度,师生、生生的亲和度,课堂发挥自由度,多种资源的整合度,学生口头与书面表达的练习度以及文本与生活的延展度方面都达到了新教育“理想课堂”的边缘。因此这两堂课达到了“理想课堂”的第一重境界:落实了有效教学框架;她们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发掘文本知识的魅力,使课堂总体上达到了第二重境界;第三重境界是知识、社会生活与师生生命的深刻共鸣。这是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因为这两节课受展示时间的制约,我们没有看到学生因此文本而高度关注生活,更有趣的学习,所以冯老师说,不能轻言评定是否达到了第三重境界——我又学到了冯老师客观、准确评价的态度和方法。在场的老师们一致感受到:冯老师点评的“狠”,在于他对《答谢中书书》这一课的练习度方面,有着自己独到的眼光和技巧:他建议周春宇老师不妨用换词法,加深学生们对原文的深刻理解,激发对原作的喜爱;在延展度方面,冯老师建议周老师勾连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对比着阅读,一定会相得益彰,收获更丰。
真不愧是特级教师——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此刻我顿觉醍醐灌顶,受益无穷了!今天的汲取,让我这颗新教育的种子感受到了新教育研学生活饱满的幸福!
感恩,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