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如洁玉绘乾坤——戚玉坤其人其事
画如洁玉绘乾坤——戚玉坤其人其事
楊长德/文
戚玉坤先生在皖北大地名气非小。他的名气不是炒出来的,而是干出来的;不是“播”出来的,而是画出来的。他太低调了,至今连部手机都不用,他一离开画室,就消失在大千世界里,任你急疯也别想联系上他。二00九年编《宿州书画名人荟萃》,而玉坤先生竟不在其中,引以为憾。如今笔者新编一本《翰墨赏奇》,是关于书画家的评论文集,玉坤先生依然如故,我行我素,他出版了多部专著和画册,然而仍无序无评。我沉不住气了,我亲自登门采访、谈心、观画,直至我写好此文,他都不知道是搁在那里用的。只顾埋头耕耘,不计收获报酬。这在钱潮拍岸的商业社会里,实不多见啊! 戚先生给我一本画册,封面上印着 标致挺拔的近照象,给人一种帅哥雅男的感觉,这那是年过花甲的老叟?不像,一点也不像。白晰的面庞,像京剧里的奶油小生。笔挺的西装,红底白杠的领带,干净整洁。在红梅背景的衬托下,越发显得英姿飒爽。那浓眉下的温和目光,闪露出一派文人的气质。画家青春常在,艺术长青,相得益彰。初次访谈,给我留下美好的印象。戚先生十分健谈。讲话眉飞色舞,滔滔不绝。尤其分析国际形势,鞭辟入里,中国不可阻挡地向世界强国挺进的雄姿,被他描绘的十分感人,把你心中爱国的情素,像火苗一样点燃的热血沸腾、心潮澎湃。 戚玉坤先生是一位美术教育家,现代实力派国画家。他1967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美术系。上个世纪80年代,他任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淮北分校校长,学校办了五年,培养了1600多名书画人才。阜阳、淮北、蚌埠、宿州地区许多美术教师及文化馆站美术工作者都在此校学习过。不少画家得力于在函大的深造,他们至今活跃在各地的书坛画界,有的成为书画界的中坚。这一段辉煌历史深深留在人们的记忆中,戚校长的丰功伟绩人们不会忘记。 我提醒戚先生我想看看画,他那宽敞的画室到处是画,挂满墙壁的佳作令我赏心悦目,每一幅画上都有题诗,或者题跋,这是中国文人画的特点。戚先生多题自己的诗,即景生情,有感而发,生动有趣,诗情画意都是他感情的迸发,如《冷香图》,上题“一夜金英全换骨,冷香暗雪满秋风”, 意境传神。又如《春风习习》画的是竹,上题“三两新竹乱夕阳,兴来挥笔舞墨狂,莫笑漫无板桥风,不习画本师修篁。”作者把师法自然的心得体会写的惟妙惟肖。说到写竹,兴致来了,戚先生把他的巨幅墨竹长卷《竹之魂》搬了出来,我和杜杰以及电视台“翰墨飘香”栏目制片人戴勇共同观赏,真是大饱眼福。全图高1米40公分,长14米,构图奇巧,匠心独运,把春夏秋冬四季,晴风雨雪之中,竹子的千姿百态,描绘的淋漓尽致,栩栩如生,全图自然天成,气韵生动,由春到冬、由晴到雪,过渡的天衣无缝,不留痕迹,真乃高手也。 戚先生刻苦治学,不仅深研国画理论,更是勤于实践,他长年不午睡,即便节假日依然在画室挥毫作画,对他来说,作画就是休息,休息就是作画。数十年如一日,打下了深厚的功力和准确的造型能力。2000年他应福建美术出版社约稿编著出版的《怎样画竹》、2006年应上海书店出版社约稿编著出版的《千姿百态画梅花》、《千姿百态画竹子》成为美术课上的好教材,也成为全国的畅销书。我们期待戚先生有更多的好作品问世。
(高丽娜/供稿)
画如洁玉绘乾坤——戚玉坤其人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