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写作想法

何必害怕写作,它本身就是种解脱

2019-11-12  本文已影响0人  小声心动

昨天晚上我向大学舍友“铿爹”约稿,与奔赴北上广深战场的人不同,他是个非典型小城青年,留在了自己所爱的家乡,过着自己喜欢的生活,也满意当前的现状。(有机会给大家介绍一下“铿爹”@Lexial)

括号里的注意看呐,划重点,考试要考。细心的人会发现我喜欢立Flag,而且很少打脸,早在最开始的推文里说要给大家介绍尹吾、给大家介绍余光中的诗歌,如今都已经实现了。

“问你个问题。看自己写的东西,会不会觉得很伤感,很容易陷进去?”

他告诉我,他以前写过一些东西,但大家都说很伤感,他一冲动就把朋友圈的长文全删了。这也是现在动不了笔的原因之一,怕太消极,怕陷得太深。

我妈也说我写的东西太伤感,叫我别再发了。

这是很多人的顾虑,包括我认识最好看的一个女孩@Zy(这个人也很有趣,不过多半是约不到稿的),她带着责问的语气问我。

“把那个伤害你的人写下来干嘛?想一辈子忘不了她吗?”

像我这么好记性的人,多半是谁也忘不了的。写下来就不用费心记在脑子里,这是种释怀,是鼓起勇气承认这些都是过去。

与众不同的是大学同学@薯条想泡番茄酱,她有自己的想法。

“能在公众面前说出自己所思所想,伤也就好得七七八八了。”

直面现实,这是最佳的成长途径,尽管很痛苦。构思的时候要代入,写完一开始会不停关注。像在揭伤疤,但是总有一天伤疤会好,你也揭腻了,觉得也就那么回事——我写过一篇文章,关于我过去的某些想法某个故事,仅此而已。一开始是祭奠情绪和往事,后来它就纯粹是个作品了。

写作是内心情感的外在寄托,心中有郁结,写下来是不错的选择。

一是对情绪的恢复起到了作用;二是,这种时候也许最适合创作,情感表现得很到位。

今年6月,我写了一首诗——《途中》。

我在地铁里,看到一个老广翘着二郎腿,脚尖勾着一只凉鞋,轻摇手里的蒲扇驱暑。在绿皮火车上,火车晃晃悠悠,每次都像碾过什么东西。在沱江的游船上,一艘小船在充满暑气的江面穿梭,船夫挥浆急着靠岸接下一波客人,而我却想早点让思绪离开沱江,回到床上躺着。

有网友@JJN.说我这首诗写得很好,她很喜欢,因此从简书到公众号再到加我微信。这是第一次有陌生人说我的诗写得好,事实上,我也觉得这该是今年我写得最好最惨的一首诗。

“可以看得出当时心情不太好。”

和洋哥@Aaron喝完酒走在厦门江边的时候,他点评了一下。

写东西有感而发就行,读者自然会感受到你的心境。

戴尔卡耐基说:

我们所担心的事99%不会发生,而其中90%的忧虑只要说出来就好了。

“小声心动”公众号的初衷是鼓励大家袒露心声,用文字、用言语。所以在关注语那里,一直没变的有这么一句话。

小声心动

聆听生活的脉搏

投稿邮箱⬇⬇⬇

xsxindong@163.com

Photo @Unsplash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