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记忆:自行车
这几天看央视电视连续剧《人世间》,镜头画面中满是穿梭在大街小巷的自行车,恍惚间,把我带回了自己的那个自行车年代。
那个年代,在年轻人的心目中自行车不亚于如今的“奔驰”车,算得上是谈婚论嫁时标配的大件之一。
要“永久”?还是要“飞鸽”?自行车品牌成了老电影里的经典台词,可见当年两大自行车品牌的火爆。
承载我记忆的自行车是父亲的那辆二八大杠车。当年,除了邮政系统专用的绿色外,二八大扛车是清一色的黑色,沉稳大气,与它直径28英寸的超大轮毂非常匹配。驻车时,整个后轮都被提起来用铁支架撑着,稳当当的。车前身的大平车把是亮亮的银色,上面安装了一个车铃铛,拇指一拨,发出有些沉闷的声音;圆圆的铃铛盖是旋上去的,时常被我们用手滑拉下来,叮叮当当地敲,弄出些声响来满足我们童年时的好奇心。
每天早上父亲先用这辆二八大扛车载着我和弟弟去幼儿园,然后再骑车去上班。弟弟坐前面的横杠上,担心他滑下去,横杠上加了一个小木板做的座凳,他坐在前面,神气地抓着车把,时不时地拨弄拨弄车铃铛的盖子。我坐在后车架上,虽然宽敞许多,却要担心会不会夹脚。父亲把我们姐弟俩抱上车,总是要叮嘱一番,前前后后仔细检查。我记得父亲用车载着我们是推着车走的,可能是担心我们坐不稳。特别是下雨的时候,更加小心。我被罩在宽大的雨衣里,只看得见父亲穿着高筒雨鞋走动的脚和转动的车轮毂。
直到读初中时我才学会骑自行车。弟弟的运动细胞比我强多了,很小的年纪就会骑自行车,当时个头小,屁股都还够不着车座垫,他就两只手抓住车把,左脚踩着踏脚板往前滑几步,借着惯性,右脚飞快地从横杠下面跨到另一边,去踩另一边的脚踏板,就这样斜着身子踩圈,象玩杂技一样,让我啧啧称叹。后来个子高了,不用再踩斜杠,飞腿就能上车,动作一气呵成,飙车技术也是贼帅,年年都拿奖。
而我,到现在都没学会他飞腿上车的“绝技”。当年学骑自行车的时候,仗着自己腿长,直接坐在车椅子上就算上车了,然后左脚撑地,右脚踩踏脚板,往前用力一蹬就骑走了。搞笑的是,这样骑走了却不知道下来,也不知道刹车。最开始学时,父亲跟在身边把着后车架,不让车子两边倒,还跟着车跑,扶着我上下。这样骑了几次,想自己单飞。于是,单飞的我倒是飞快地骑走了,却不会刹车,也不会下车,只好不停地踩,一慌张,车子撞到沟里,狠狠地摔了一跤,终于下车了。半辈子过去,当年骑车摔倒的那条沟还深深地刻在脑海里。
后来是怎么学会的呢?记得之后还撞过一次墙,摔了几次,渐渐学会了拧刹车,先刹住车,然后单脚撑地就下来了,关键是不要慌张,有情况及时拧刹车。
考上大学,父亲决定奖励我一辆自行车。我左挑右选拿不定主意,是永久的呢?还是飞鸽的呢?还是凤凰的呢?永久的质量过硬,飞鸽的轻巧,凤凰的款式好。记得父亲说,“挑喜欢的买,没关系,先买一辆用着,你这一辈子又不会只买这一辆自行车。”说得太对了。
于是,我挑了一辆红色的凤凰牌坤车,就是那种没有大横杠的“女士车”。24英寸的小轮毂,线刹,驾驭轻松,上下方便,穿裙子骑都不碍事,骑在街上简直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大学的老校区建在山上,进出校门有一段长达二百多米的大陡坡,陡坡的底端正对着一个水塘。每次骑车出校门都是考验刹车技术的时候,这辆车从来没在关键时刻“掉过链子”,陪伴了我整个大学生活,一起经历路途的坎坷,让我一天天建立起自信。
这辆车后来到哪里去了呢?大学毕业没多久,我就出国了。离家多年,再回家没见它的踪影,也没想起过问,偶然一次听到父亲提起这辆车,说是送给谁了。
物能尽其用,终归是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