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行为—运用脑科学理解与解决儿童行为问题》读书笔记第三章

2024-03-21  本文已影响0人  南国小火车

第三章 个体差异

了解个体差异就会明白为什么在同一情境下,两个孩子的反应不同。关注孩子的生理特性。

比如甲状腺功能不全,食物的反应等等。

通过建立冰山模型进一步思考行为背后的原因:

关注孩子的感觉统合问题。

通过了解孩子是如何通过感觉系统认知世界的过程而理解孩子的行为模式?

感觉统合系统的八种分类:

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前庭觉,本体觉,内感受性。

根据反应清单~(p74),给小伙子重新复盘了一下:

最明显的是触觉几乎全中,和小时候的反应一模一样,对伤口的感觉迟钝,对某些面料敏感,不愿意剃头,洗澡,不愿意手上沾东西,光脚踩草地,沙滩,很怕痒,有时候喜欢摸别人等等。

听觉方面,有些反应有所改变,在逐渐脱敏,比如害怕吹风机的声音等等,偶尔捂耳朵,厌烦嘈杂的地方一直存在。

视觉有所改善,不再沉迷于看栏杆,凝视旋转物品等。

改善较大的是前庭觉,小时候不坐一切不稳定的设施的状态没有了。秋千,转椅等都愿意玩完喜欢玩。对各种无动力设施都很喜欢。

调查自上而下的原因

包括物理环境、生理原因、心里需求、潜意识(曾经不好的记忆)等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