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27【6/100】奇葩说已经不是原来那个奇葩说了
奇葩大会播了又剪,剪了又播,内容已经从大家没事儿抬抬杠变成超级演说家了。当然内容的含金量还是够的,各行各业的各个身份都有机会来奇葩说说说自己,怎么说呢,给人一种真人版知乎的感觉。
总之,不是我当初喜欢上的那个奇葩说。
奇葩说第一季刚出来的时候画风有点清奇,美特斯邦威给的衣服透着屏幕都有满满的不服气,
色彩斑斓,加上言论最大化的自由,奇葩说第一季简直像是了一段无忧无虑的童年。选手在台上欢脱地大放厥词,马东一本不正经地打着广告。
后来《有范》代言开始,尽管看起来还是很休闲,但是一些服装已经开始偏向成熟,像是一个小女孩偷偷开始穿妈妈的高跟鞋,又像是一个男生穿上根本不合身的西装。张扬跋扈的没有那么厉害,广电也悄没声地把“该删的”都删了。一匹疯跑的野马,似乎被套上了缰绳。
第四季的时候这个感觉的差异就愈发的明显,像是长大了之后收起来了小时候的鬼脸,世界开始变得严肃起来了。不管任何一个选手最初是什么样子或是什么特点,似乎暗中约定就是一定要“当个辩手”,一个群体开始趋同,之前在台上不受理智控制的情感宣泄已经被边缘化,连肖骁都开始沉下来分析问题。注意这个时候,每个人的穿着都不再花里胡哨的了,俨然一副成年人模样。
我很难说这是一个好的现象。当初我之所以被这个节目吸引,就是因为那种叛逆劲儿,那种老子就是要和主流文化和主流思想对着干的肆意张扬,一季一季下来,讨论的内容越来越接近主流思想,也有意回避了一些敏感问题。一个说话的节目慢慢长大,慢慢成熟,反而让人觉得有点沉默寡言。任何形式的新颖都必须在内容上符合核心价值观吗?我有点难以接受。
高材生梁植在参加第一季海选的时候被高晓松老师一顿教训,他说清华这类名校可是镇国重器,你一清华的不考虑诗和远方,跑到这里来向我们咨询你的前程——这番话我一直记得,就好像蔑视世俗而更加追求精神世界
但新一季奇葩大会,高晓松老师说了这么一番话——清华的校训是厚德载物,勤劳致富。是一个很实用的大学,理想主义那在隔壁(北京大学)。
不知道几年前留着长发玩摇滚,喊着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的诗人,会不会想到将来的他会说出这么一番话。
第四季奇葩说收官题目是“我们终将成为自己讨厌的人,是不是一件坏事”,我相信节目组用这个题目做结尾,是一段进化结束后对自己的反思和回顾。也许整个节目走到现在,大家已经发现了其实和原来不一样了,一个理想主义的诗人和愤世嫉俗的青年慢慢被抹平了棱角,开始西装革履的讲道理,这到底是不是坏事呢?
可能只有时间会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