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同的故事,不同的解读

2018-07-07  本文已影响0人  我是Dragon

这是发生在一段时间以前,非常简单的一件事情,但是发生后却引起了我的深思。

我是猎聘网的简历修改官,还在见习期间,没有转正。每一次修改完就需要将改完的文件上传系统中,审核以后再形成正式确认稿。

因为在见习期间有段时间特别忙,基本上没有去做这个事情,有一天接了一单,在做完以后,我按着原来在钉钉里上传附件的方式,去找到这个入口,结果发现原来的简历审核部分,已经没有了之前那个按钮,只剩下了这两个:离职和再培训。当时我第一个反应是:是不是因为我好久没接单了,现在,已经开始对我进行劝退的处理,因此就剩下这两个按钮呢——要么再培训,要么离职。就这样,开始有了比较复杂的心理活动,包括是不是在这个过程中跟导师的沟通不畅;是不是因为我很长时间没接单,这段时间的确太忙,我怎么解释;还回顾了一下为什么我要来做这个事情,等等等等。

既然他们要劝退我,为什么不直接告诉我呢?而要把这个后台,按钮改成这样的,这多麻烦。

相同的故事,不同的解读

然后我就跟猎聘的人联系,原来我们上传的路径已经改了,用另外一种方式了,就这么简单。

说起来很惭愧,多年的hr,也做了教练,在遇到这个事情的时候,还是会陷入到被动和消极的想法之中。当发现是误解以后,立刻换了一个看待事情的状态。

这件事有什么收获呢?abc法则,a就是事情发生了,b就是我们相信什么,或者我们怎么看,也就是我们去解读的态度和视角,c就是我们采取的行动,反应出的态度和表达出来的情绪。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信念和价值观,我们需要不断自我觉察,对于某些事情的看法,我们都在用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在进行解码,倾听自己的声音,用更客观、积极的态度来解读每个故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