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暗指宝玉无能,看宝玉如何回应
无论探春是无心还是有心,她的那句话儿传到宝玉耳朵里,在一般的男人听来,应当都会觉得是比较严重的一句话,自尊心强的,或许就认为那是一种责难与侮辱。
且看探春道出的那句惊天话语: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定早走了,另立一番事业,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偏我是个女孩家,一句多话也没有我说的。
这是满心委屈与无奈,更是对贾府的警语。首先来说,贾政听到这句话心里应当就很不是滋味,他应当会想:何我堂堂贾府,最有志气的竟然是一个女儿?
但这,就是事实。贾政对贾府的衰落很是麻木,更是无能为力。唯有探春有一颗敏感的心,并想救家族于水火之中。安享尊荣者无数,运筹谋划者无一,探春她是多么地想担当起此重任。无奈,她只是一个女儿身。
话说,贾宝玉被贾府上层看作是贾府未来的希望,此言入耳,应当也是汗颜得很才是。可是,自古忠言逆耳,在加上宝玉的价值观与众不同,因此也就很对探春的话不以为然,反而认为探春不够安分。
且看宝玉话语:谁像三妹妹好多心多事!我常劝你,总别听那些俗话,想那些俗事,只管安富尊荣才是,比不得我们没这清福,该应浊闹的。
一句“好多心多事”似乎就是要把探春一下子打趴似的。
一句“我常劝你”则说明探春道出此话的前后,宝玉就对探春不安分的心不以为然。
“总别听那些俗话,想那些俗事”则应当就是让探春别介意那庶出的身份了。因为探春正好介意世俗中的这件事。当然,也指贾府里的那些不堪人事。
可见宝玉是乐得永远闭着眼睛,不想去注意那一切,他想要的是“只管安富尊荣”,所以她也就希望探春这个女儿家的,也要清淡无为才好,不要被世俗所困扰。
那也因为宝玉他觉得自己没有清福享,他老子只逼他读书考科举,又不逼探春什么,他是那个羡慕那些个女儿家。他也就反诘探春是浊闹了。
宝玉就是这么个人,在世俗面前,他永远是那么淡定:举世誉之不加劝,举世非之不加沮。他想要的是现世安稳,与大观园里的女儿们天长地久的厮守,管它贾府的春夏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