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园育儿各类方法

你的情绪需要自控力

2017-08-22  本文已影响73人  RosemaryLin

因为苦于调教10岁女儿,我找了很多育儿的书看,觉得《自控力成就孩子一生》这本书很实用,想与大家分享。

这本是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推荐的教育方面的书,他认为如果孩子教育失败了,你就算拥有全世界也是个失败者,而真正成功的教育并不是让孩子学到了多少知识,考出了多少多高的分数,上了多好的学校,找到多高薪水的工作,而更在于我们是否帮助孩子养成了良好的品格特质,不诚信,善良毅力,自控力,好奇心责任心勇气以及自信心等,这些都是影响孩子一生幸福的,品格特质。

你尽心尽力,孩子却与你想的相反


女儿十岁了,由于我们之前采取的是快乐教育的模式,待她很民主,谁知待她渐渐长大,独生子女的恶习渐渐显露,自私、蛮横、脾气爆躁,与我们原先的设想背道而弛,我们深感教育的失败。为何我们使尽百般武艺,用心栽培的树总是挺拨不起来呢?经过检讨再检讨,我们认为情绪比任何东西都重要,孩子的问题都是大人造成的,于是从自己的情绪开始检讨。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给了我很大的自由,无论生活上、学习上、情绪上都没有给予管理,只管吃饱穿暖,其余的都自生自灭,或者因为是农民出身,本身也没什么文化知识,不懂得教育,也或者那个年代温饱更重要,大家都不像现在那样重视教育,所以在各方面我都像野草疯长。在个人的生活习惯上很懒散,东西经常乱丢,结果好几次都因为找不到作业啊嚎啕大哭;学习上,条理性不强,虽然很努力也不见得成绩很好;情绪上更是糟糕,经常会大发脾气。

情绪失控,你可以这样做


在看这本书以前,我都没做到控制好情绪,虽然之前都知道控制情绪很重要,但真正要控制的时候还是不知如何做,结果还是一塌糊涂,为孩子做了很坏的榜样。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我现在的观念和常犯的错误,了解了孩子的发展阶段和行为问题,帮助我从系统和模式的角度看待家庭生活,学习如何平和应对孩子的不良行为。与其它说教的书不同,它给了我很好的示范作用,展示了出现问题时的场景,然后给出应对的方法,例如先把孩子的行为分为以下几类:

1.烦人却不严重的行为

2.值得鼓励的行为

3.无法接受的行为

4.大问题。

我首先将孩子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按此分类,在真正发生的时候,会想想这是种什么行为?我可以容忍吗?对于烦人不严重的行为,例如坐姿不好,东西用完后不放原处,坐在地上,不穿拖鞋,这些都不是好习惯,但也不是很严重的行为,我会省略,只说一次,就不再啰嗦。对于值得鼓励的行为,比如每天按时洗澡,每天自己洗衣服,愿意和别人分享等,我会经常提醒自己,她在这方面做得很好,也会在完成之后鼓励她,我会用写纸条的方式来表扬。对于无法接受的行为或者大问题,像叫骂父母,长时间看电视等,我会定下规矩去惩罚她。但必须是平静地命令,这时,你就是控制情绪的模板,所以必须镇定下来。

通过以上方法,我觉得孩子情绪比以前好了,发脾气的频率减少了,自己的控制力也好了很多,不容易冲动,遇上冲突的时候,也会很快冷静下来。这样我们的关系越来越好,她对我的信任比以前强,在很多事情上都会向我敞开心扉。

在对待孩子的种种问题,你还可以用表单的形式,想好你的目的,谈话的内容,遇到孩子不同反应会如何应对。做好这些准备后,你平静的心态和语气跟他交谈,并且定下规矩,如果你遇到孩子的大问题,例如玩手机上瘾,不懂安排作息时间,不妨试试这个方法。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平常遇到问题时就会开“诸蔼大会”,和孩子一起讨论,提建议,定下条约,这样在她的同意的情况下定下的条款执行起来也比较容易。

规矩是情绪管理的保障


孩子是风筝线,拽在我们的手上,必须放一下紧一下,太松了会跑掉,太紧了又飞不高,给他自由,但不离规矩,这才是教育最好的状态。

对于十岁以上的儿童不能在像小时候那样命令他了,因为他开始慢慢的走向独立,有自己的思想,希望自己掌控自己的时间,所以我们必须尊重他,这样才得到他的尊重,否则对于懦弱的小孩子会变得更懦弱,比较有个性的小孩就会变得叛逆,就像网球扔在墙上,还会反弹到你的身上一样,你的斥骂也会被用到你身上。

很多时候我们都希望孩子会做好所有的事情,但总是越催他越糟糕。这本书的一个理念很好,表扬应当是下策,中策是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群体的支持,上策是让孩子学会做某件事情,并你能干得好,感到骄傲和自豪,其实不论大人还是孩子,如果他觉得一件事情是有信心干得好,那他会全力以赴,而因为前力以赴就会让他得到这方面的技巧,从而成为专家,这样他感到自豪,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循环。

虽然这好像与本书的主题--情绪控制离题了,但这也有助于情绪的控制,而且一个人一旦有事可干,就对身边的琐事不屑一顾,也会让他专注于解决自己的难题。

如果你的小孩情绪难以控制,你也觉得无计可施,无从下手,那就看看这本书吧,对于你和孩子都是夜里的一盏灯。

你的情绪需要自控力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