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26|教学反思|你经历了什么并不重要

2023-09-11  本文已影响0人  秋天和煦的阳光

今天刚讲完毛泽东的《长征》,热乎乎地,有些感觉不吐不快。

我在讲解这首诗时紧紧围绕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展开,先引导学生找到本诗的“中心句”——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接着拆解中心句,提炼了三个关键词——远、难、不怕进行前后依次探究。这种讲解方法提纲契领,方便抓住课文文本主要信息,同时随时又可以走出文本,把备课时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合理穿插,从而提升课堂丰度,吸引学生注意力,把学生深深卷入课堂,从而达成教学目标。

整体的实践效果是令人满意的。本节课的三个核心问题如下:

1.长征之路远吗?具体体现。

2.长征之路难吗?具体体现。

3.长征之路如此“远”、“难”,诗人对待长征的态度是怎样的?为什么?

前两个问题难度不算大,经过长征相关图片、影视作品、背景资料的辅助理解,同学们结合生活经验很容易就能得到结论:远、难。具体体现在文中也不难找,只要采用多种办法理解了“逶迤”“磅礴”等词的意思,同学们都能进行有理有据的分析。

第三个问题就难了,需要授课老师不停引导寻找关键词理解作者对待长征的态度。通过反复读、找证据,同学们终于理解了作者的态度里有一种对于长征必胜的信心——乐观主义精神;也终于明白了作者所代表的红军群体所作出的事业是那么的震慑人心,这种所作所为背后必定有一种高贵的精神在支撑,那就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这个环节我给了很多时间去小组讨论、表达。同学们经过激烈的争论终于体会到了第一层——乐观。在第二层的体会中,我引导学生明白——以毛爷爷为代表的红军战胜了一个个来自自然和战争的考验,走向了成功,他们可以称之为?——英雄。为了加深理解,两个子问题随即抛出?——问题一:英雄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精神或者品质?问题二:请举出一个“英雄”。这两道题我是随机指生回答(而且前面同学的回答,后面同学不能重复),学生一方面被我激活、卷入课堂,另一方面也在进行深度思考,对已有知识进行了充分的调用。每个学生都能有所得,这个太重要了。

我最想说的是小结部分。长征如此之难、如此之惊险、参加长征可谓“九死一生”,面对那么多的磨难,我们作者的态度却是那么多的风清云谈、写出的文章也是这么的澎湃豪迈,为什么?——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那么这对你的做人做事、对待磨难有何启发?——乐观、要做英雄。

同学们,其实就像我最近曾经告诉了大家的一样:经历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我们怎么解释我们的经历。如果你把困难、困惑看作一只猛虎,那么多半你会命丧虎口;但是如果你把困难和困惑当成磨励人生的一种契机,那么你一定会握住人生的咽喉,变成更强大的自己。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