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武器社会热点军迷

净重14万吨航程破万 引擎突然被点燃继而爆炸 200人遇难

2017-06-11  本文已影响31人  眼大恩子1

前苏联阅兵式当天一架美国U2侦察机入侵了苏联领空,随后被击落并俘虏美军飞行员。但美国竟否认并拒绝道歉,这让赫鲁晓夫顿觉脸面无光,随后也拒绝参加即将举行的巴黎会议。赫鲁晓夫决定在5个月后的阅兵式中找回场子,通过展示最新的R16洲际导弹达到宣言苏联的强悍。但当时的R16洲际导弹处于研发阶段,能否如期发射还是未知数。赫鲁晓夫却想着一己之私通过R16来挽回个人颜面,这也给了涅杰林无穷的压力,致使R16在后期的实验期间不断的压缩日期、不断的提前R16试射时刻。

R-16洲际导弹的成功研制,打破了科罗廖夫对苏联火箭部队和航天部门的垄断,具有一定程度的政治意义与军事意义。由科罗廖夫领导设计的R-7(北约代号SS-6“警棍”)虽然拥有世界上第一种洲际弹道导弹的荣誉,但实际上没有使用价值;R-7使用不可贮存的低温推进剂(液氧),必须在发射前才能加注,又因为体积巨大只能用发射架从地面发射,导致导弹的反应速度和生存能力极低。苏联正是意识到R-7的这个问题,因此只对其进行了象征性的部署,而R-7的主要作用变成了宣传武器和航天运载工具。

而R16定位为射程上万里,是苏联第一种可以实际使用的洲际导弹。在R-7的基础上,R-16采用了可贮存的液体推进剂,在加注后可以持续部署,从而实现了随时可发射的状态;设计上较之结构复杂、体积庞大的R-7显得更为紧凑,可以实现地下井部署,这也大大提升了导弹的生存能力。

原定于10月23日发射的R16,却发现引擎电路安得不妥,燃料渗漏到锅炉泵部分,不得不推迟了升空的时间。因时间紧迫加急赶工,工作人员严重违规操作,就地拆除闸门替这枚装满燃料的火箭进行通宵抢修。就在“R16”导弹升空限期之前30分钟,导弹的第二节引擎突然被点燃,顿时喷出火焰,接着又波及第一节的燃料缸,遂引起大火和爆炸。这场震惊世界的血腥军事事故,造成了200多人的伤亡,其中包括一名苏联元帅和40多名科技专家。

导弹如此庞大体积的兵器,怎么能赶工呢?人在压力大的条件下最容易出差错,本身R16就是在赶工的条件下出来的,赶工的商品怎么会没有问题呢?并且,在R16后期的实验期间也是不断的压缩日期、不断的提前R16试射时刻,这在极大程度上都应当是归咎于赫鲁晓夫的职责,当然是苏联全部政府本身急功急利的情绪也是上百位无辜人士的死亡的终究因素。且看中国这几年军事实力的厚积薄发,苏联如果能够学习我们中国的稳扎稳打,宁可少赚吆喝也要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解体也不至于这么早?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