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学习散文读书

自以为是打了谁的脸?

2024-01-16  本文已影响0人  河南妞

老母亲由住家保姆照顾得好好的,可是杨浩却想表表孝心硬把妈妈接回自己家亲自照顾。

一个月下来,就让他疲惫不堪,每天顶着两只熊猫眼上班,工作效率可想而知。

不用妻子督促,杨浩主动把母亲送回她自己家,又加薪把保姆请回来恢复到原来的模式。

杨浩是家里最小的孩子,爸爸妈妈年轻的时候都是老师,工作忙,平时无暇顾及孩子们那么多,从小杨浩就是哥哥和姐姐的跟屁虫。哥哥姐姐自然护着他,杨浩的少年生活可谓是丰富多彩,和一帮大孩子蹦玻璃球、推铁环、打纸板玩得不亦乐乎!

时光荏苒,孩子们在爸妈的忙碌中渐渐长大后,陆续到外地读书,父母直接声明:“在外地上大学的费用,是父母借给你的,花费多少工作后原数还回来。”

想想也是这个道理没毛病,第一个考出去的姐姐立即响应:“咱们家孩子多,爸妈就那么点工资,养活咱们三个已经没有太多的结余了。”

就这样他们家的传统就继续传下去了!每个人心里清楚平时的花费都是透支未来的收入,杨浩姐弟三人在外地上大学那些年极其节俭。

其实,每个孩子还回来的学费和生活费,父母都给孩子们存着呢,结婚的时候如数归还给了孩子们,不过是让孩子们养成了计划经济的习惯而已。

姐姐和哥哥大学毕业的时候国家包分配,大姐被分到省城一家医院工作,哥哥去了工厂当技术员,而杨浩大学毕业后应女朋友的邀请,为了爱情回到家乡小城当了一名公务员。

孩子们都成家之后,杨浩的父母都到了退休的年龄,哪个子女需要帮忙,父母就像一块砖就到谁家当带薪的保姆,等到子女们都不需要的时候,父母已经进入到了老年阶段。

为了改善住房条件,父母卖掉了采光不好的一楼换成了小高层,房子和杨浩家不远,一碗汤的距离。

哥哥和姐姐只有节假日才有机会回来看望爸妈,而杨浩每个周末都去爸妈家看看,陪陪老人。父母满足着,幸福着。

可是意外来得太突然,让人触不及防。

有一天中午爸爸觉得不舒服就躺在沙发上休息一会,妈妈有午休的习惯,等妈妈睡醒时,爸爸已经躺在沙发上安静地走了,就像睡着了一般。

突如其来的打击让妈妈一下子病倒了,子女们都有各自的生活不可能长期守在老妈妈的身边,姐弟三人商量给老妈请个保姆。

“我离得远,家里还有孙子要照顾,每月补贴1000元给妈妈请保姆。”姐姐上有老下有小,力不从心。

“我也和姐姐一样补贴1000元,节假日我来看望老妈。”哥哥还在岗位上身不由己。

“我离妈妈近,经常过来看看就好。”杨浩孝顺妈妈,哥哥姐姐都明白。

就这样妈妈6000元的退休金足够支付住家保姆的费用,哥哥姐姐支援的2000元当成妈妈的生活费,她和保姆生活得非常愉快。

每周杨浩到妈妈那边看看,缺什么就买什么,其实妈妈和保姆伙食开销有限,无非是蔬菜、水果和肉类,水电费、煤气什么的开销杨浩随手在网上缴费,丝毫没有违和感。

这种模式进行了大约一年,杨浩总觉得妈妈让保姆照顾心里不是个滋味,就萌生了接母亲来家里居住的念头。

妻子本来就是杨浩的高中同学,感情基础好,自然不会佛了杨浩的心意,但她有言在先:“把妈妈接过来我不反对,不过我只负责洗衣做饭。”

当时杨浩还偷着乐呢,心中暗自吐槽:“妈妈吃得好,穿得舒服,还有什么不可以的!”

杨浩妻子说到做到,不但把带卫生间的主卧整理出来给婆婆住,还贴心地在大床旁边拼了一张单人床,方便老公晚上照顾老妈妈。

业余时间里,妻子不是在在采购的路上就是在厨房做饭,伙食好得不得了。婆婆吃得满足,杨浩看得开心,母慈子孝氛围让人羡慕。

吃得好老妈起夜就多,白天杨浩夫妇上班的时候,老妈自己可以摸索着上厕所,可是夜间杨浩不放心,母亲有动静他就陪着。

老妈吃得红光满面,看着儿子一副满足的表情:“还是儿子亲自照顾好,贴心。”

妈妈是满足了,可是杨浩却有点受不了,夜间妈妈起夜至少两次,刚睡着妈妈要起夜,天快亮的时候正是睡觉香甜的时候,妈妈睡不着嚷嚷着要起床。自己起床就算了,还要和儿子说说话,杨浩能说什么呢?

一个月下来,眼见着杨浩的黑眼圈一天比一天加深,妻子看在眼里心疼在心里,但是她又能说什么呢?不说才是一种尊重!自己的业余时间都用在了做饭上面,蒸、炸、煮、煲汤,一个月的工资都砸在伙食上!

最先撑不住的是杨浩,晚上睡不好白天工作没精神,该有的应酬也无法参与,回到家妈妈恨不得他时刻陪在身边……

不用妻子催促,杨浩主动联系了曾经的保姆,增加300元工资恳求她回来继续陪伴着母亲。

刚开始杨浩不过是想把母亲接到自己身边照顾,但他没有想到是这样的后果:自以为是作主张,最后打了谁的脸呢?幸亏妻子当初没有反对,否则妻子真的会成为背锅侠呢?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