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和选择权

2020-08-14  本文已影响0人  李骁晟

相信你在生活中一定遇到过这样的情景——朋长辈们告诉你,这件事你应该如何如何,例如你应该认真读书、应该早点结婚、应该选择一份安稳的工作等等等。

这两天我就亲眼目睹了一起争执,大概情况是妈妈对儿子说,你大学时你早就应该听我的早点入党,那儿子自然也回一句,凭什么,我不入党不也好好的吗?为什么要干涉我自己的选择?因此争执由此展开。

当时在场的我就开始分别劝解,我对阿姨说,其实我作为一个儿子,我妈对我说的话应该如何如何我也不会去听,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但对小老弟说,其实你妈说你大学时应该入党,并不是说一定要按照她的做,她想表达的只是,如果你入党了,你在现在择业的情况下,会有更多的选择权,在同样的条件下,如果你是党员,在这个单位里很可能起步更好,发展前景也更快。

说到这里,我突然想到,是啊,所有长辈对子女生活的干涉和指引,所有那些你应该如何如何的表述,核心无非就是一条——他们希望子女拥有更多的选择权。

为什么女儿年纪大了家人会着急安排对象,为什么儿子毕业了家人会着急安排工作,无非就在于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一旦人生中重要的选择选错,未来的选择权就会越来越少,如果一个人没有选择权,没有选择自己生活的能力,那等待他的只有被生活安排而已。

因此很多时候不是家长说的道理错了,而是他们自己都没意识到,他们做的一切努力,所做的一切劝导和引领,都只是为了提高子女的选择权而已。

当然父母因为受自身经历和眼界的局限,因为身处时代的不同,自然会和子女的认知产生偏差,甚至可能在不同的年代情景下产生相反的结果,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的出发点都是正确的。

那我自己举例吧,我放弃了一个在稳定有序的年代被视为“金饭碗”的银行工作,在我父母的那个年代,那绝对是一个无法想象的“错误”选择,但这在这个越发自由的年代,我用500天探索世界的经历让我拥有了更多的选择权,我不仅可以靠工作,还可以靠文字、靠见识、靠经历吸引来的伙伴和关系谋生,因此我让我的父母也能替我感到安心。

人生就是一个又一个不断的选择,判断一个选择好坏的标准很简单,只要看它能否在未来给你带来更多的选择权。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