いただきます( 我要开动了)
“老师,为什么日本人吃饭前都要双手合十说「いただきます」呢?有什么特殊含义吗?”这是日语班学生们问得最多的两个问题。每次自己被问到这样的问题时,不是简单的随便一说,我都要在课堂上耐心细致地给学生们讲解起源。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只有不断学习我们才能持续进步。
下面我们先简单了解一下日本这个岛国。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它全境有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和6000多个小岛组成。总面积37.8万平方公里,首都东京,由一都、一道、2府和43県(省)组成。是一个高度发达的现代化国家,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科技和制造业。日本1868年明治维新以前,长期以中华为师,所谓的学问主要来自中国的儒家、佛家之学,尤其儒家思想根深蒂固。在汉字传入日本之前,日本人之间只用语音相互交流,并没有文字。日本从古代到现代的年号,除了现在的“令和”以外,全都取自中国古代典籍。比如日本古代的第一个年号“大化”,就出自中国的儒家典籍《尚书》,意思是伟大的变化。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年号“明治”,也是出自儒家的《易经》,意为修明政事。可以说没有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就不会有日本的传统文化。从日本的传统教育来看,日本小孩从小就被灌输“礼”的教育,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 直到走向社会,一直注重孩子的礼仪培养。除了学校给与的礼仪教育之外,每个家庭也有自己的家规,比如掌握礼貌用语、学会鞠躬致谢、餐桌上不能失礼等等。更重要的是,在日本父母决不会以年龄为借口去姑息迁就孩子所犯下的错误。所以在“礼仪”教育方面,我们确实应该多向他们学习。
那么,日本人不管长幼,他们在拿起筷子吃饭前都双手合十,十分谦卑地说一句“いただきます”(我要开动了),这句话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其实,看似简单的几个字,既表现了日本人对于饮食极高的尊重,也包含着对自然、对万物及对人的感谢。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南北狭长的岛国,资源十分贫瘠匮乏。在这片瘠薄荒芜的土地上生活的日本人,内心深处早已留下食物来之不易的烙印。所以当他们饭前说“いただきます”(我要开动了)时,其实是在感谢大自然的馈赠,感谢这些食物牺牲了自己的生命而让他们的生命得以延续,同时也包含着对种植了这些植物的人、养殖了这些鱼肉的人、做出了好吃料理的人之感谢之情。如果没有这些人的辛勤劳作,就吃不到这么美味的料理;如果没有这些人的默默付出,自己的口腹就得不到满足。另外,现实生活中的这些感谢之情,也体现在了日常的料理当中。如日本料理在烹制过程中,尽量保证原汁原味,饮食清淡,既然是大自然赐予的食物,就应该倍加珍惜它原本的味道。吃的时候,小口进食,细嚼慢咽,用心品味食材的新鲜口感,都是对料理人的尊重和感谢。
说出了“いただきます”(我要开动了)这句话之后,对他们而言,吃饭的意义就不再局限于简单的觅食。面对着丰盛精致、琳琅满目的饭菜,心境也自然会产生奇妙的变化。正因为他们自始至终怀着这样的感谢之情,所以日本这个民族才能在那个狭长的岛屿,坚韧地延续千年。作为国人,源于佛教文化的这种“仪式感”我们是否也应该认真学习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