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02

2018-03-02  本文已影响0人  张泽颖

病隙碎笔》读后感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钦佩的作家之一。扶轮问路,便是他的一生,平淡又意味深长。他残缺的身体支撑着所有饱满的思想,再将自身的苦难写成光辉的追索。而在他的众多文集中,我最爱《病隙碎笔》一本。这本书创作之时,史铁生双肾功能已经衰竭,只能依靠血液透析存活。三天透析一次,只有第二天能强忍着痛楚与疲惫动笔。他一边与病魔斗争,一边在病痛的小小空隙里记录下自己平易而精辟的只言片语。曾经在他的字里行间里,我读懂过人生,解析过信仰,构建了一个只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我只能捧着这本书,想象着他的笔,历经了怎样的艰难,才能书写出这样充满哲理的句子。这并不是一本普通的散文集。它充满了对人生的问题、探索与解答。在书里,史铁生老师曾经笑说,生病是他的职业,业余写一点东西。他这一生,总是一病接一病,“铁生”二字是暗合了某种意思,让他一直活着。然而,读他的东西,从来感觉不到一丝病痛的阴影。例如,通过生病的经验,他说: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

又譬如,全书中我最喜欢的这一段话:痛苦和幸福都没有一个客观标准,那完全是自我的感受。因此,谁能够保持不屈的勇气,谁就能更多地感受幸福。生命就是这样一个过程,一个不断超越自身局限的过程。这就是命运,任何人都是一样。在这过程中我们遭遇痛苦,超越局限,从而感受幸福。当写到死亡的时候,史铁生老师又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你要是悲哀于这世界上终有一天没有了你,你要是恐惧于无限的寂灭,你不妨想一想,这世界上曾经也没有你,你曾经就在那无限的寂灭中。诚然,我曾经无数次幻想过死亡,也为此恐惧苦恼,曾经因为自己终究的幻灭而感到悲伤与无奈,但读到这一段,我竟豁然开朗。是啊,我曾经就在那无限的寂灭中,生命本就是一个轮回,我不过是回到了我来时的位置罢了。我曾什么也不是,却有幸来人世走了一次,有幸拥有灿烂的人生,也有幸经历沉重的世事,不论是福祉还是苦难,我既然从无形化为有形,这已经是一种幸运。如今离去,是带着满载的收获,是另一种形式的落叶归根。他的乐观豁达,他难以想象的意志力,与他亲手写下的这一些人生的体检记录,将是我们精神上的营养补给与坚实依靠。 对于史铁生老师来说,写作是一种精神的寄托。毕竟,伤心并不是几滴眼泪就可以流出来的,尊严也不是几个口号就可以呐喊出来,最动人的语句,就是把伤口变成智慧。而史铁生老师,正是这么做的,而《病隙碎笔》,正是这么做的。这些看似破碎实则连贯的文思,就是伤口经过治愈,成为智慧。历经苦难的豁达,超越苦难的人格力量,这一本《病隙碎笔》为我建造了一座逃避人生几乎所有不幸的避难所。这是一份苦难,更是人类的幸福。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