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人性表达心理专题月刊筛选池

做喜欢的工作,就可以游戏人生

2017-07-14  本文已影响1231人  清心倾心

作者:清心

(图片来自网络)


01 觉察,找到最爱

很多朋友说,我是一个活在自己世界的人。

也的确如此,我是一个非常自我的人。而且,越来越自我。

尤其到今天,我确定,我做每一件事,都是为我自己去做。这件事让我开心,我会全力以赴把它做得很漂亮,这件事我不喜欢,给我多少钱,我也不愿意去碰。

我拒绝很多高薪工作机会,还常自大地想,千金难买我愿意。

敢于拒绝,并不是因为我目前多有钱,而是我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

去年,我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身体内部的血液,有着一种张力,不断催眠我的大脑,你要自己最喜欢的事,你要过最自由的人生。

然后,我遇到了心理学,遇到了自己的挚爱。

我决定把自己后半生交给心理学,我梦想成为一位很牛气的心理从业者。

这个梦想与我过去十年的工作积累无关。

所以我必须从头再来。

现在很流行学习时间管理,我认为时间管理中,最核心的点是,尽可能地把你所有的时间,都放在自己所热爱的事情上。

这也是我敢于放弃过往经验的支持力。

02 舍弃过往,暗夜前行

其实,放弃的过程,于我来说,并不是很容易。

因为我生活在物欲横生的一线闹市,我朋友圈多是高收入人群,我是女人,我也虚荣,我也有攀比的心态。

有时候,人的选择越多,反而越难抉择。

人的积累越丰厚,反而会掉进经验漩涡,会沉迷过去。

所以,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很痛苦。

我纠结,焦虑,夜不能寐。

每每看到身边的好友,在朋友圈晒在海外出差见闻,出入五星级酒店会议厅,我就会想起自己曾经的生活,甚至开始怀念。

而我,收入大不如从前,时不时还要交一笔不菲的心理学培训费。了解心理学的都知道,学心理学,比读MBA还烧钱。

金钱上压力增加,生活也变得单一,寂寞。

离开职场的时期,也是我搬家到广州定居的时期。

初到广州,对这个城市不熟悉,在这里没有社交生活,因为离开职场,也没有可以聊天的同事。大部分时间,我守在家里,孤独地啃书,寂寞地码字。

每当熬不下去的时候,我不得不怀疑自己。

曾经,我在国际行业大会上,与海内外矿业大佬交流时,总是活泼自信,风趣幽默,常常把那些严肃的矿老板们逗得哈哈大笑。

当然,他们喜欢跟我交流,是因为很欣赏我对中国市场的判断和洞察力。每次鸡尾酒会上,我常常顾不上吃几块点心,因为太多行业大佬都要跟我聊聊市场,聊聊中国经济。

我独自一人,去陌生的国家出差,去各个城市拜访矿商,一次行程,就把一个国家了解透彻。

曾经,我对自己的工作,如此游刃有余;

曾经,我的工作给我带来神采奕奕的光环;

曾经,通过工作,我可以领略世界的风采;

曾经,丰厚的收入,让我得以更加享受生活。

放弃风光无限的职业发展,而去选择非常孤独,非常烧钱,又非常不确定的心理学行业从头开始,是不是太幼稚,太冲动的行为?我周围朋友反复问我这个问题,我也反复问自己。

我必须这样思考,因为我原本就是一个做事很冲动的人。

反复地思考,是非常耗人的。过去一年,我内耗了很多精力,很累。

我感觉自己越来越急功近利,而心理学经验的积累是一个极慢的修行。

我总会想,算了,还是重返职场吧,这样会毫无压力,可以继续过很炫的生活。然而,思想到位了,行动却没有力量。

我先生说,我想做的事情,会立即行动,会全身心投入,对于不想做的事情,我总会无限拖延。

对于重返职场这件事,我就无限拖延着,在焦虑中拖延着,甚至为此在无数夜晚失眠。

尽管焦虑,但在日夜煎熬中,我总算读懂自己。这么苦,我都不想放弃,前方如此不确定,我都想去赌。

只因为,这个目标是我最渴望的。

03 黎明的曙光

我要成为一位优秀的心理人,这是我毕生追求的梦想。

这个梦想的重要性,于我来说,超越一切。

在孤独中前行,在没有一盏明灯,只有点点星光的暗夜前行,我开始告诉自己,慢一点没关系,起步晚也没关系,别人60岁退休,我就70岁退休,甚至可以终生不退休。

是啊,我的确这样想的,而且我太享受心理学的乐趣,工作就是玩耍,就是快乐的滋养,为什么要退休呢?

我总算不再焦灼,总算接受暗夜的荆棘,总算接受可以慢慢来。

然而,上天却在这时,给执着的我开通了天梯。

星光竟然愈发闪亮,暗夜竟然不再孤单。

过去一年,我雷打不动地坚持写心理原创文章,把旅游与购物的消费预算,都交给了心理培训机构,借着为心理公益项目平台付出,增进了心理学见识,还与知名心理导师建立了亦师亦友的友谊。

我就这样默默地付出着,投入着。在金钱上,只出不进,但在知识体系和经验积累上,我突飞猛进地成长着。

04 收获开始不间断

不知不觉间,开始有公司找我约写心理相关稿件,开始有家庭教育公司与我合作做培训项目,虽然这类收入还很微薄,但对我来说,黎明的曙光已经算是提前到来了。

我相信,只要自己默默努力,我一定可以借着自己热爱的事业,实现财富自由。而且,实现的路上是轻松自在的,我只需要做好自己喜爱的事,金钱便会自动向我而来。

这是一种收获,但还有另外的收获,是无价之宝。

比如,学习就是工作,多么快乐。

我明白,成为一名优秀的心理人,一定要有自己丰厚的知识体系和独到的智慧。我本身就是一个极爱学习的人,如今可以尽情放开学习自己喜欢的学科,是多么自在啊。

近日,与一位在心理咨询师培训班上结识的朋友吃饭聊天,她说,感觉自从咨询师培训课程结束后,你又学习了很多知识,真的成长了很多很多。

这一点,其实最初我都没有意识到,但当我与积累了几年的业内人士交流时,我发现,自己可以讲出的见解,并不少多少。

再比如,相似的人,总会相遇。我通过心理学在广州建立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圈。

因为心理学走在一起的朋友,都善于自我觉察,都渴求心灵成长,所以这种朋友圈,很纯粹,很亲近,对我有很大的滋养。

05 通透喜悦

写这篇文章前,我在家为一家公司准备亲子心理教育的培训课件,轻快悠扬的西班牙乐曲在空气里律动。我心思放在课程设计上,身体却时不时随着音乐节奏跃动两下,去倒水的几步路,也能跟着音乐踢踏个小舞。

因为,我实在很快乐。

不知不觉间,焦虑远离了我,留下来的,只有喜悦。

这种状态,我很满意,很自在。

我越来越享受人生,越来越享受每一天的生活。

这种快乐源泉,来自由内而外的动力。

这不同于以往。

曾经,我在职场确实无限风光,我也很快乐,但那种快乐的动力,全部来自外部带给我的成就和光环。

心理学带给我的感受全然不同。在这条路上,我是孤独的,我只能看到自己,没有人给我认可,更没有人给我光环,所以,我只有不断充盈自己的内在体验和积累。

然后,却在不知不觉中发现,当我的内在足够充盈,足够强大,外在的美好机遇,竟一一到我身边来。

这就是吸引力法则的力量,这也是日夜兼程的努力,带给我的收获。

如今,我不再犹疑,不再焦虑。

当我对自己的选择坚定不移时,当我把身、心、灵都投入到自己挚爱的事业上时,我变得通透,自在,喜悦。

06 像孩子一样,游戏人生

我的生命力变得愈发旺盛,我的状态越来越接近一个孩子。

我跟朋友说,有时候,我终极一生的追求,就是可以像孩子一样,单纯一辈子。

其实,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都住着一个孩子,那是我们本来的样子,那也是我们快乐的样子。但是,大家在工作中,在社会中,在压力面前,都不得不把自己孩子的一面收起来,所以,我们常常感觉迷失了自己,常常不开心。

如果可以做回孩子,可以像孩子一样,自由自在地活着,可以把生活过成游戏,每天,我们都会活在活泼喜悦中。

好在,我做到了,我每天学习的内容,以后所有工作的内容,于我来说,就是游戏。因为,我太喜欢了。

忽然想起,去年十月,我在公众号上写过一篇题目叫《游戏人生》的文章,那时的我,就开始想以一种游戏的心态走过人生。

但其实,当时的自己还很不自信,还处于自我怀疑中,所以我这样写对于游戏人生的态度:

其实,对人生的态度,关于人生的意义,我知道我内心深处藏着真正的想法,我也越来越能认清这个想法,只是我不愿承认。因为这个想法说出来有些不负责任,也有些怪诞,而且实现起来很难。因为,我只想游戏人生。

走到今天,我总算可以大方承认自己就想要游戏人生的理念,我不再觉得这个想法很怪诞,实现起来很难。

其实,想一想,我已经开始游戏人生了。

在游戏中,我永远是一个自由自在,活泼快乐,充满生命力的小女孩。

所以,不要忘记梦想,哪怕晚一点实现。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清心。毕业于南开大学工商管理硕士,驰骋大宗商品贸易行业数年,后因热爱投身于心理学行业。偶尔清清心,生活更倾心。愿你我,不要忘记梦想。如想转载我的小文,可以私信联系。

也许你还想读:

向死而生

因渺小,而豁达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