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环境

2020-11-10  本文已影响0人  止语观心

我朋友圈里莫名加了一个儿子在清华读书的母亲,这个算是我朋友圈的学历天花板了,昨天我又看见了她发了她的儿子入选了福布斯中国30岁以下精英,根据她朋友圈所发来看,他儿子才24岁,那可确实是很厉害,忍不住学习和分析一下。怎样的家庭才能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出来,以及对我自己的启示。

首先家庭是非常温暖幸福的,父母相爱,从这位母亲的朋友圈来看,他们是知识分子家庭,夫妻十分相爱,偶尔有小浪漫,彼此有昵称,丈夫很有才华,经常写诗,而妻子则很喜欢,怀着欣赏的目光,偶尔还会将先生的诗词发出来,夫妻的结婚纪念日都会有小小的仪式感。不说家庭是孩子成才的必然条件,但是这样的环境真的是重要和舒服的。

母亲是对生活有感悟的人,充满了爱和温和。一定程度上是以身作则的,对孩子时刻关心着,但是又不过度关注,放手的状态,但是始终牵挂,不吝啬对于孩子的表扬,将孩子的好记着。或许这对于部分人来说是挺正常的妈妈形象,但是对于我而言,是我缺失和需要学习的。因为我所经历的家庭是两种极端,对我是不闻不问的,对我的弟弟妹妹是过度关注的,我是算野蛮生长的,学习还可以,一方面是因为好的老师的引导,一方面也是真的因为自己喜欢。记得以前考的还不错,想要寻求认可的时候,我都会被打击,以至于对于现在的特点,我几乎从来不觉得自己厉害,我就那一刻得意一下,但是这种认可,不会转化为我对自己的认知,始终自己就是游走在极度自信与自卑之间,没有清醒的认知和肯定。并不是说他们不好,只是分析这种情况,以达到自知的目的,父母已经把能给的最好给了我,这个我是笃定的,天下也没有人比他们对我更加无私。只是为了找到自己性格缺陷来源的根源,然后将它解决掉。没有人是完美的,我们这一生都在进行自我完善,自我完成。

还有就是关于找另一半这个问题,我们每次都知道是要找到一个能彼此理解,相互喜欢合拍的人,可是为什么有些人每次都是不快乐,或者说收割渣男的体质。其实不是的,没有人是渣男,只是人家刚好不适合你罢了,这个很可能他表达爱意的方式就是你眼中对你的伤害,不关心你,不爱你的表现,哪怕一次两次解释通了,能解释一辈子吗?当然有人会笃定,无论他做什么,他说什么我听不懂,但是只要我是爱他的,他是爱我的就够了,但是这样真的会比较累。回到问题,我们总会在一大群的追求者中(不是指同时追哈,可能一段时间内),选择那个并不是里面最优的,而且和自己不是那么合适的人呢!前几天和别人交流到一个观点,你遇到好的男生的时候,不是他不优秀,而是总觉得他缺点什么,而缺点什么,很可能就是因为他不像爸爸。我觉得挺有道理,当然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我也得出一个点,我所选择的是爸爸缺失的点,而我童年时期特别需求的一个点,以至于我每次遇到同类型的人,我都会很快速的决定,并且深陷误区!而正确的是你只管去选择最优秀,最合拍的那一个!

然后是关于学习,一定不是为了随随便便考个研究生,糊弄下学历,更不是为了就业率和高工资,谈就业率和高工资的话,工人的就业率足够高,工资也是日均两三百,还读什么书呀!而是为了打开自己更高的视野,打开更大的格局。像我现在是文科专业,虽然并不局限,但是我未来的工作离不开社会的整体,离不开人的研究,而好的学习视野的提升,让我看到的世界不会过于片面,理解问题,解释问题,解决问题,能够更加的深入和直击本质。我们在看综艺的时候,其实有时候会觉得很尬,因为某个人故作高深讲出来的话,一下子就让自己露底了,还有靠作出来的存在感。当然有很多人是踏入不会说就少说低调的存在,这样来说未尝不是十分明智的,还有的人双商都高,一句话就讲到本质,偶尔还可以帮别人救救火,不得不说很厉害。所以也相信了知识的力量,做一个让人觉得相处舒服的人。

浅笑嫣然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