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窝儿童未来教育教育

舰长手记:怎样和孩子讨论学校里的“标准答案”

2018-04-24  本文已影响341人  蜂窝的夏小蝉

今天的舰长手记,我们先从一道小学一年级的看图写字题说起。下面图片里,左起第二格,如果让你看图写字,你会怎么写?

没有找到当初的作业原图,图片来自:1010jiajiao.com

这道题源自多年前,刚读小学一年级的外甥女的家庭作业。时隔五年,我依然记得,不满七岁的外甥女,在下面的括号里,写了“月亮”,“亮”这个字还没有学,因此用拼音写出来,声调和拼写都没有错。然而,老师赫然划了个叉,要求回来订正。我十分费解,不知道错在哪里。外甥女跟我解释:老师说,弯的是月牙,圆的是月亮。孩子的口气里透着茫然和无奈。

不只是孩子,当时作为成年人的我也非常茫然,是谁告诉我们,圆的是月亮,弯的是月牙?如果给我一个圆,我写上篮球、太阳、苹果、月饼呢

然而我的内心更多是无奈,因为作为一个成年人,一个曾经经历过应试教育的孩子,我清楚地知道,“圆的是月亮,弯的是月牙”,这是应试教育给我们的标准答案,这是课纲和课标给我们写好的标准答案。

这种类似流水线工厂般的教育模式,让我想到了工业啤酒和精酿啤酒的区别。工业啤酒成本低,发酵时间短,口味单一;而精酿啤酒原材料成本高,发酵时间长,风味各异。如果学校这条生产线最终输出的是孩子,那么,社会需要学校输出什么样的孩子呢?是低品高效口味单一的孩子吗?标准答案式的教育方式,是不是必然导致孩子们会丧失独立的思考和判断能力

我们都在说“因材施教”、“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都知道单一尺度的教育无法适合所有的学生。然而在应试教育的压迫下,孩子宝贵的个性和独特的视角却一天天被打磨。作为父母,如果我们没有办法把孩子从这种教育方式里彻底抽离出来,怎么做,才能不让孩子迷失在“标准答案”里呢?

穿着白衬衫,吃着冰棍,陪我买花,也能问出十万个为什么的外甥女

想起当初把“月牙”写成“月亮”的外甥女,如果你是家长,面对这种情况,该如何和她解释?当时的我,很快就从茫然和无奈变成了愤怒,然而冷静了三分钟,我意识到,这不是只会出现一次的情景,在未来学校的学习里,一定会经常出现更多类似的情况。如果我不希望孩子被老师的无数个“X”打击,如果我希望孩子在这样的教育方式里保留住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判断能力,我可能要马上教会她一个很重要的方法:

分辨什么是事实(Fact),什么是观点(Opinion)

也许你会说,六七岁的孩子,该怎么和他讨论事实和观点这么抽象的概念。其实并不难。一周前,我和蜂窝一位六岁孩子的妈妈,聊起了这个话题。

起因是孩子的负面情绪。孩子去幼儿园,穿了一条自己很喜欢的裙子,然而,幼儿园里最好的朋友却跟她说这条裙子很难看。孩子回家委屈了一晚上,一直跟妈妈说自己不开心,并且很纠结下次还要不要穿这条原本很喜欢的裙子。妈妈很焦虑,不知道如何缓解孩子的情绪。我告诉她一个简单的方法,找一条裙子和裤子,让孩子分别问每个家庭成员,“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孩子不难发现,所有人的答案都是相同的:这是裙子,那是裤子——这时你需要和孩子解释,一条裙子,或者一条裤子,放在这里,这就是事实。然后再让孩子继续用这条裙子,去问每个家庭成员:“你觉得这条裙子好看吗?”(这里,可能需要和家人沟通好,可以给出不同的答案,配合这个教育机会),当孩子发现不同人给出的好看与否的答案完全不同时,你可以告诉孩子:因为我们每个人的观点不同,所以答案才不同

可能你和五六岁孩子的讨论不会更深入了,但是你可以在生活中找到无数各种真实的场景,不断地和他讨论,什么是事实,什么是观点

对于已经进入小学阶段的孩子,比如当时正在上一年级的外甥女,除了告诉她“事实”和“观点”,我还会进一步告诉她,“观点不同并不意味着谁对谁错”。当孩子困惑在“既然自己的观点也没有错,老师为什么给我这道题判错”的时候,我会和她解释“老师要同时给四十多个同学批改作业,如果每个人的观点都不同,可能老师就处理不过来了。”

其实说到这个程度,一年级的孩子依然没办法完全理解,但是没有关系,可以试着和你一二年级的孩子,持续强调“观点不同并不意味着谁对谁错”,先让他弱化别人对他观点不同的负面评价。当孩子的认知能力随着年龄进一步提升以后,除了和他一起识别更多的事实和观点,你还可以试着和孩子更进一步讨论:“为什么同样的事情每个人的观点都不同”,“为什么老师的答案和我不一样”,“为什么老师会给出这样的答案,我该如何理解老师的观点”,“为什么我会持不同的观点,如何让老师理解”,“为什么在考试的时候需要一个标准答案”……

蜂窝儿童大学的孩子常用的超能力卡:5个为什么 5个为什么有很多种用法,也可以试着就一个问题不断追问

不要小看提问,提问是最好的启发大脑思考的活动。

这些问题除了能让孩子养成主动思考和独立思考的习惯以外,它们还是非常好的亲子沟通话题,让你和孩子之间有话可聊。并且在学校这种“非黑即白的标准答案”里,让孩子时刻保持分辨能力,不盲从权威,独立思考,提升自信。同时,教会孩子理解不同的人对同一件事会持有不同的观点,本身就是非常好的同理心练习

毕竟,我们的孩子要面对的,不是一个单打独斗的未来,而是一个要与人合作的未来。在复杂的社会里,我们需要接纳自己、接纳别人、接纳不同的人会持有不同的观点,保持自我的同时还能与人合作。孩子的世界观的形成,最初更多来自家庭,来自父母。而父母的认知边界,恰恰是孩子世界观的起点。

如果你已经为人父母,看到这里,强烈建议你回忆一下,你的孩子在最近的生活和学习中,有没有类似的经历,然后尝试和孩子一起识别: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观点。

不管是成人还是孩子,现在就开始,永远都不晚。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