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原理科学施教,重活动事半功倍

2024-01-24  本文已影响0人  住在黄河几字头

读今天的书,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过往专注于教学,而不懂得人脑的认知原理。今天明白,懂原理便于施教,重视活动激趣增效。

一、懂原理,重视身体活动对学习有积极作用。

读了身体是心智的基础,明白了,不仅大脑指挥身体,身体也反过来对大脑起促进作用。让大脑的神经回路变得更丰富。神经回路丰富了,记忆变得容易了,知识更容易组块,学习变得容易了,轻松了。因为身体的运动,促进大脑神经回路的改变,促进孩子心智的发育,提升孩子的认知水平。

这就告诉我们,我们现在上课40分钟,下课活动10分钟,这种设计是有科学依据的。对老师下课拖堂,表扬下课坐在教室里不出去活动的做法。现在看来都是适得其反。老师整天让学生坐在教室里,学习效率是非常低的。这就提醒我们运动与学习一定要结合起来。因为身体的运动会促进大脑兴奋,提高听课的效率。

身体的活动,对心智的成长有这么大的作用。那我们就要多给孩子一些活动的空间,多设计一些有利于孩子心智发展的项目。让孩子多体验,多感受。把体验和感受与知识连接起来。可能学得更通透,更扎实。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到现在为止,依然是最好的教育方式。孩子们除了眼睛看,嘴巴说,脑子想还需要动手做。把知道的做出来了,既锻炼了孩子的手脑协调性,也让孩子通过身体的感知活动,提升孩子的心智水平。这是我今天读书最大的收获。

二、懂原理,教学设计更有针对性。

人脑每天接收的信息,视觉占到83%,听觉占到11%。嗅觉占到3.5%,触觉占到1.5%,味觉占到1%。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人从听觉和视觉接收的信息最多。懂得脑科学的原理,我们在教学设计方面,就更有针对性。在设计教学方面多设计看的和听的。这也就明白了,为什么每个教室要有黑板,理科的题要有演算的过程。黑板上呈现的往往是一节课的重点内容。想想这都符合人在学习中,眼睛接收的信息最多。原来这也是科学。

对难以理解的抽象知识,要以图片的形式出现。化抽象为具体,借助图画,帮助学生理解。但是视频和PPT怎么样呈现才能最大程度的支持到学生?现在PPT用的很多,但大家都没有想过,图和文字怎么样出现更便于学生吸收理解。图画和文字放在同样重要的地方,这样便于学生通过视觉通道,很好的学习。如果有视频播放,一定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怎么样播放他们才学的效果最好。肯定不是连续播上几分钟,我想最好的是切割处理,分段播放,然后让学生讨论,在讨论中得出结论。这样学生有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有一个思考整合的过程。总之适合学生的理解和学生的学习节奏的就是好的,我们播放的视频也好,PPT也罢,才能体现出它的最大价值。这是读这本书,常老师给予的过程性点拨。

知道原理,我们还得知道,用什么样恰切的方法才能更好的助力学生。

三、懂原理,呈现重点有技巧。

读了今天的书,我明白,我们看到的东西都是经过大脑采集,转换加工以后,在我们大脑中重新构建的形象。而不是事情的本来面目。也就是说我们在接收信息的时候是有选择的接收。

知道这一点有什么好处呢?在我们教学中,我们把每节课重点内容,通过学生最喜欢的方式呈现出来。然后让学生在大脑选择的时候,能选择到最有意思的信息。那就是我们这节课的重点。如果有这样的意识,我们的课堂可能会发生质的变化。我们再也不用说,有一些学生压根儿就没听。知道这个原理,我们的教学活动就会做到删繁就简,我们在一节课当中学生状态最好的时候,呈现重点内容。我们以最有趣的活动,来展示重点内容。这样内容学的不多,大家积极性很高。那效果一定是最好的。

读了今天的书,对人的大脑认知方式有了一个深刻的认识。大脑接收信息是有选择的,大脑需要身体的活动让他处于兴奋状态,眼睛和耳朵所接收的信息量是最大的。知道了这些原理,对我们开展课堂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真的有领航作用。所以我想说,懂原理科学施教,重活动事半功倍。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