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电影,其实就是皮影
(本文由叁野原创:sanyemedia)
光与影的艺术,以电影形式出现在中国是一百年前的事,但国人对光与影的艺术追求,却有着漫长而悠久的历史。
古时候人们一直把自然界,乃至天体中能发光或带光的物体,都奉若神明。
李白就曾在皓月当空的花丛间独自饮酒时写下过“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名句。
这不仅仅是诗人的浪漫情怀,古人认为自身的形和影是共存的一体,形和影都是有生命的。
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一场由方士策划、导演的“招魂影戏”,就曾迷惑了许多人,后来还被收入了专门记载奇闻异事的神怪小说《搜神记》。
这是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这位方士巧妙地利用了光影技术,为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增添了离奇而又耐人寻味的结局。
汉武帝刘彻当政时,宫中的嫔妃达 18000 多人。
而众嫔妃中真正得到他宠幸的人并不多,惟独聪慧美貌、能歌善舞、多才多艺的李夫人,自进宫后就成了汉武帝身边的红人。
岂料,这位李美人福大命薄,正值青春年华时便一病不起。
刘彻几次前来探望,她都用被子把身体和面部蒙盖起来,拒不相见。
并说:“妾身为妇人,容貌不修,衣饰不整……实不敢与陛下相见,陛下应以国事为重,如果您真的怜爱我,请照顾好我们的孩子和我的家人。”
不久,李夫人就撒手人寰。她用心良苦地把自己完美的形象深深印了汉武帝的心中。
李夫人死后,汉武帝伤心欲绝,以皇后之礼营葬并亲自监督画工将他印象中的李夫人制成像,悬挂宫中,时时瞻顾,徘徊嗟叹,彻夜难眠,无心朝政。
这令大臣们十分着急。
此时有人奏道,山东有一名叫李少翁的方士,自能通神招魂,使武帝与夫人相见,于是,方士被召到宫中。
方士明白能否召回李夫人,是性命攸关之事。
进宫后,他并不急于作法,而是为他精心策划即将上演的一场影戏作准备:他在宫中的空地上,设置了两个相隔不远、用白纱布作帐幔的帐篷。
午夜时分,他请汉武帝坐在一帐篷中,眺望另一帐篷的帐幔,等待李夫人的到来。
方士开始作法,武帝对面帐篷中突然灯烛通明,帐幔上出现了一女子的身影,时而端坐,时而亭亭玉立,时而款款而行,形态举止与李夫人一般无二。
望着那熟悉的身影,武帝连呼夫人,起身走出帐外,欲近前观看。
可还没等他到帐前,已是灯灭影息。
有感于这次恍如梦境般的相见, 武帝作诗一首:“是耶?非耶?立而望之,偏婀娜, 何冉冉其来迟!”并命宫中乐师配上曲谱,弹奏演唱。
此事在汉代的正史中有详略不同的记载。
至于这个方士是用什么方法制造李夫人影像的,说法不一。
有的说是用一种特殊材料制成的活动偶人,有的说是用剪纸方法制成的类似皮影的人形。
不过传说最多和最为可信的恐怕还是由真人扮演,利用光影造型技法,上演了一场影子戏。
其实,这种造型手法早在汉代之前就已出现,并在民间广为流传。
比如最常见的是手影,通过灵巧的手指变化,在光线照射下映出许多生动有趣的影像造型,后来还出现过带有简单故事情节的手影戏。
在汉代的史料中还有后宫妃子们用桐树叶剪成小人、小动物映在窗纱上移动来哄逗孩子的记载。
不过,令人遗憾的是,自汉以后的三百多年,中华大地进入朝代更迭、战乱频发的时期。
因此,皮影戏真正的形成和发展还是在7世纪的唐代。
在前几年播出的电视剧《大明宫词》中,就有唐高宗李治和太平公主在宫中演皮影戏的情节。
但是皮影以较为成熟的戏曲形态出现是在10世纪以后的宋代。
宋代史料中多处可见有关皮影演出的记载,对演出的方式、方法、内容以及观众喜爱程度等都有详细描述。
那时已经出现了专业演出团体,在小剧场、街头或者入户演出,每逢节庆之日,大小街巷都有影戏棚子,无论寒暑,不避风雨,观者终夕不绝。
这种盛况,在电影出现以前,一直延续了下来。
在国外,有些研究电影史的学者,曾在他们的著作中谈到中国皮影与电影的历史渊源。
认为古老的皮影戏中确实蕴涵着某些电影艺术的元素,如灯光、幕布、活动的影像等,甚至还包括某些神奇的特技手法。
尽管皮影戏是用灯光把影像映在幕布上的一种光影艺术,但长期以来人们还是习惯把它当成是一种戏曲艺术。
这是因为为了争取观众,它迅速与戏曲表演融为一体。
除了表演者有影人与真人的区别外,其余乎均与戏故事内容、乐器伴奏、唱腔等几无太大差异。
即使是影人,其造型、服饰、行当分工等,也都是参照舞台而设计。
皮影戏设备轻便、人动员精练、流动性强对演出场地要求不高。
自形成后,很快普及,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竞争力,早年间一般的皮影戏班子演职人员多为六七人,这要求演出人员要一专多能。
比如一般只有一个主唱演员,他不仅要会很多出戏,而且还要在每出戏中担任多个唱法不同角色的演唱。
乐队的伴奏人员多为两个人,一个负责管弦乐器的演奏,如胡琴、笛子等;一个负责打击乐器的演奏,如锣、鼓等。
表演人员又称“提线”,有的是一人,有的是二人。
他们手中拿着影人的操纵杆,变换着影人的形态和动作,双脚不停地跑动着影人的位置,有时还得帮助主唱演员唱上几句,有的“提线”高手可同时操耍几个影人。
皮影戏的演出,大多取材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神话寓言等,既有独创的,也有从戏曲中改编的。
折子戏(精彩片段)、单本戏、连本戏(连续剧)都有,内容丰富多彩。
皮影比戏曲舞台有更为广阔的挥洒空间,飞天入地,隐形变身,喷烟吐火,呼风唤雨,无所不能,尤为孩子们所喜爱,无怪乎古籍中用“儿童喧呼” 来描绘孩子们看皮影戏时的欢乐情景。
中国皮影由于流行地区、演唱曲调、制作原料和造型的不同而形成许多类别和剧种,带有浓重的地方色彩。
皮影戏流行较广的地区有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浙江、辽宁、北京等地。
影偶的制作原料,最初用的是纸或丝绵织物,但效果均不理想,后来改用牛皮、羊皮、驴皮等。
据说以驴皮为佳,透明度好,有韧性。
不过制作影偶的皮革需经过特别的加工,为使皮质透明均匀, 要首先将皮子在水中浸泡数日,经过去毛、去脂, 用铲刀将皮的两面反复刮干净直至薄而透明,然后紧绷在木框上阴干,方可作为原料使用。
之后,还需要经过描样,把画好的图案用钢针刻画在皮料上,用刀具按照图案进行镂空雕刻,然后用各色颜料着色,再用熨斗烫平,并涂上一层保护油。
最后用针线把影偶可以活动的关节部分缝缀组合,装上操纵杆。
除了作为皮影戏的表演道具外,影偶本身就是一件制作精美的工艺品。
它既汲取了其他民间工艺品如剪纸等的工艺及美学元素,还具有为适应皮影戏幕影成像特点而形成的一套独具特色的美学模式。
如人物造型,一个影人一般是由头部、上身、下身、双臂、双腿、双手等多个部分连接组成。
头部是最重要的,它是插在身躯上的,身份类似的人物,只需更换头像即可。因此,在一箱皮影中,二三百个身躯, 配用的头像可达上千个。
影人头部造型多采用侧面或半侧面平面造型。
在面部形象的刻画上,皮影艺人遵循着一个古老而又颇具民心的审美原则:善者端庄、俊美,有股正气;恶者丑陋、狰狞,一副奸邪之相。
在人物造型的分类上,按照戏曲生、旦、净、丑行当的扮相设计,同时又根据平面影像的特点有所改变,如对眉、眼部分进行夸张放大处理。
现存的一些明、清时代的影人,历时数百年仍完好无损。因此,尽管皮影戏已逐步退出了演艺舞台,但影人始终是人们喜爱的工艺制品。
皮影戏自诞生以来,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风光千年,但它毕竟是小农经济的产物,时代的进步逐渐使它“无可奈何花落去”。
令人感到欣慰的是,一项抢救传统民间艺术的巨大工程已经启动,皮影戏也在其中。
微信公众号ID:sanyemedia
微信搜索关注:叁野
微博搜索关注:叁野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