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读书札记70】哑巴吃苦瓜,个中滋味唯有自己知道
第126条原文:
刘观时问:“未发之中”是如何?
先生曰:汝但戒慎不睹,恐惧不闻,养得此心纯是天理。便自然见。
观时请略示气象。
先生曰:哑子吃苦瓜,与你说不得。你要如此苦,还须你自吃。
时曰仁在旁,曰:如此才是真知,即是行矣。
一时在座诸友皆有省。
“未发之中”就是道心、天性、天理、至善,它不是一个静止的存在,也不是一个标准,它是格物的结果,要达到这个结果,唯一的途径就是格物,即正事,去除私欲,直到私欲革除干净,此心纯是天理,这时“未发之中”自然而然就会出现。
正因为它是一种结果,而且是一种性,是灵动的,所以个中气象只有自己能够体会到,就像哑巴吃苦瓜,到底有多苦,只有自己的心里明白,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
去除私欲,就是戒慎不堵,恐惧不闻,就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所有这些都在我们日常的行动中,需要每个人自己去实践,在实践中去体悟,只要私欲稍一萌动,就要毫不犹豫得扼杀之,一刻也不能懈怠。王阳明多次用用一尘不染的明镜来比喻“未发之中”,世俗之人的心犹如蒙尘的镜子,世俗的功名利禄、成败得失、祸福荣辱等等皆属红尘,它们无时不刻不在污染原本洁净的明镜,所以只要一天不擦拭,灰尘就会越积越厚,因而必须时时勤拂拭,不断去除旧的灰尘,还不能让新的灰尘再沾染明镜,只有这样才能回归本心,体会到什么是“未发之中”,明镜本来就是纤尘不染的呀!
而且,这面明镜在每个人自己的心里,是每个人自己把它污染了,只能自己亲手去擦拭,别人代替不了。也就是说,从人心到道心的这个过程只能依靠自己来完成,结果也只能自己能体会。就像王阳明龙场悟道,在一个电闪雷鸣风狂雨骤的日子,躺在石棺中的王阳明,突然长啸一声,终于说出“心即理,心外无物”这句话,这是王阳明立志成圣,直面人生几十年,经历了万千喜怒哀乐的变故后,水到渠成,自然而然得到的结果。
徐爱得其精髓,所以不由地在旁说道:“如此才是真知,即是行矣。”从道心变成人心,是自己造成的;从人心再回归道心,也必须依靠自己的行动才能完成,只有从行动中得来的这个知,才是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