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侃AI个人职业发展
先谈一下敏感话题:为什么都说程序员是青春饭,为什么搞程序到了35岁都会人人自危?如果你有HR猎头的朋友,咨询一下他们,会发现现阶段市场对十年以上的程序员(基本上都35岁+)需求量特别大,而且给的薪资非常吓人动不动就是50W年薪起+股票。这样感觉是不是和传说中的不一样?为什么了?
你能为公司解决多大问题?
我们一样在面对一个问题时候剖析一下它的“根”:你能为公司解决大多的问题,你就能得到多高的薪资,这个是成正比的。IT的发展越来越工厂化流程化,导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工具和库类,你只需要熟练工具和调用库内的参数就能很快编写代码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是不是很熟悉,就和工厂的流水线工人一样,操作机器然后操作调整一下,就出东西了。长此以往,随着你年龄的增加你内心会越来越恐惧,你会发现工厂新招来的小赵小王比你年轻,可能一开始不熟悉机器,后来越来越熟练,手速也你比快,而且精力体力都比你旺盛,本着企业最大利润化的原则,自然你就被纳入裁员名单了。就和90年代国企工人下岗一样,做了一辈子工人的人没法再融入社会了。问题不是你老了,问题是你老了还只能做年轻人一样的事情。
如何破局?
历史总是不停地轮回,那些国有企业下岗里面就没有混的好的吗?当然有,主要分这几种,一种是企业老总,很多变卖国有资产然后一夜暴富(这样违法咱们不要碰),也有跳槽到其他厂子继续干的;一种是搞业务的,熟悉所有的供货渠道销售渠道,这部分人创业的居多。哪怕不创业,这种人换个公司也一样混的风生水起,因为行业积累不是新手一朝一夕可以代替的;一种是高工,因为本地经济受限,很多去沿海打工,收入也很不错。
第一类老总,别看他每天吃吃喝喝,其实他是最累最操心的一个,一方面权衡各方面利益,一方面推进发展方向,而且每日接触的也是同行业的老板,做战略决策。他是解决企业最大问题的人。其次是搞业务的,也是直接面向市场面向需求,他是解决企业盈利问题的人。第三类是高级工程师研发人员,他是解决企业产品核心竞争力的人。
第一类因为一个萝卜一个坑,直接跳到其他公司做老总的坑并没有那么多,如果有的话,也基本上是靠人介绍和推荐;第二第三类的需求量就非常大了,一个精通业务的人要胜过一个团队,一个高级研发工程师,IT行内的猎头应该抢疯了吧。现在互联网创业正盛,很多老板业务出生,为了找一个好的技术CTO,哪个不是费尽心思。
AI行业的进击
AI从业者比较普遍的做法是git上找到模型代码然后clone,调整参数提升准确率。遇到新的模型,google上搜论文,大概看一下模型背后的数学公式,然后复制粘贴代码跑一下。是不是和工人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
成为“高工”:要进AI行业的研发门槛太高,如果你对数学不是很有灵性,这里直接劝退了。AI的研发工作注定是一群数学家在背后推动,比如google brain里的几个大神,目前AI行业所有流行的模型,从word2Vec到Bert都是出自这几个人的论文中,拥有绝对的垄断。
-
成为“业务”:如果做不了顶级的AI研发人员,是否可以做次一级的了?答案当然是可以,但是结合业务才是核心。在实际解决一个问题时需要怎么去获得更高质量的数据,可能需要对模型进行一些改变等等。次一级的研发不再将重点放在纯研究,而是放在如何实际去解决工业中遇到的问题。
-
成为“老板”:这个话题我的级别不够,就不发表意见了。
未来AI职业规划:
AI这些年概念很火,但是实际应用惨不忍睹,落地的项目有限。然后很多人开始唱衰AI,我一样用历史来预测未来。iphone4是大家普遍接触认识到的第一代智能机,iphone4之前有很多代却鲜有人熟悉。为什么了?因为是3G赐予了iphone4飞翔的翅膀,人类第一次接触到了互联网,可以随意下载各种应用,可以视频聊天,可以在线对战游戏等等。你可以想象一下,在2G的网络下用iphone11,不到一下午,你会自动切换到nokia砖头机。因为拿个iphone11只能接电话,只能玩本机自带游戏,下载又卡又慢,关键不一会就没电了,有毛用啊,还是Nokia接地气儿。
一样的道理同样用于AI上,AI就是给5G,6G用的。看我之前的文章讲到,AI其实就是一堆数学公式来把收集来的数据进行分类,预测,输出结果等。说白了就是更高级的数据分析。人类进入互联网的时间并不长,除了少数大的互联网公司,其他大部分企业也是这些年才开始收集数据。AI现在落地难的一个最大的问题,还是数据量不足,有数据量的数据噪点又太多,质量太差。导致训练出来的模型很不理想。但是随着5G在未来几年的普及,万物联网不再是个噱头,而是真真切切地落地。这么一来,万物联网产生的数据会产生一个井喷式的爆发,人类才终于从互联网时代走进了大数据时代。而AI这时候才是发力期。还有很多人看见今天的无人驾驶“笨拙”,“断网就完蛋”也是一顿喷,其实5G能解决大部分地区无人驾驶网络稳定问题,到6G时代,直接用卫星来传输,无人驾驶到喜马拉雅山上一样有信号。技术从来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你今天看到的不足,随着技术的进步,不久就能带来改变。
说了这么多技术发展,怎么做自己的个人规划?这里我一样用历史来预判未来,进入4G时代后,网络无论从速度还是稳定性都得到了飞一般地提升。开发的方向也从手机客户端转向web前端开发,大概5年前如果你会Jquery+css+响应式responsive基本上就可以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了,现在要求的都是大前端甚至全栈web开发,前面后面都得会。同样的AI行业也会是一样,仅仅会模型调参数是远远不够的,当然如果你做上面提到“高工”里的数学研发也是不错的。但是大部分从业人员还是得依赖别人的研发出来的模型进行工程实现,这就和过去前端一样要求从业人员更多的综合技能。
未来需要“大数据全栈”的技能:从了解海量数据的存储和计算hadoop,spark到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对数据进行数据挖掘,最后到数据可视化形成图表。这也是我下一步学习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