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促进法》心得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题记
从头到尾、认认真真地看完了《家庭教育促进法》,里面的内容引起了我的共鸣,我一边阅读一边不由得在思考:什么是真正的教育?我们应该怎样培养自己的孩子?中国的教育将何去何从?……
作为一名家长,我经常考虑上面的问题,读完《家庭教育促进法》,我仿佛找到了知音。的确, 在所有的教育中,家庭教育是基础,它起着其他教育所不能替代的作用。美国教育学家说过:“教育的本质是建立良好的关系。”所以家庭教育中的亲子关系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谈到这里,我眼前又看到那一幕幕血和泪的教训:上海某初中生,因在车上与父母发生争执,强行下车后,义无反顾地跳下了天桥;河南某初中生,因被老师没收了手机而选择跳楼;不只是学生,还有家长:杭州某家长因指导孩子作业而血压飙升,最终住院;上海一女士,因亲子矛盾而选择跳河,并绝望地说,“别救我,我真的太累了!“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70、80后的父母也许想破脑门儿都不明白,在生活条件如此富足的时代,为什么孩子们的内心却如此脆弱;在选择死亡面前,却为何如此决绝,是什么让他们没有勇气克服困难,却有勇气选择轻生?!
70、80后的父母更想不到,孩子越来越大,为何让自己越来越不省心,只要指导一次作业,就足以让自己彻底崩溃。
我们不禁扪心自问:我们的孩子到底怎么了?
其实不是我们的孩子出了问题,而是我们没有处理好亲子关系!
作为新时代的父母,首先我们要改变自己的观念,多学习。时代在发展,孩子们出生在新的时代,他们物质生活丰富,所以更渴望精神上的富足。简单粗暴的方法会引起他们的叛逆与反感,这只会让他们离我们越来越远。所以我们应该做一个时刻学习的父母,平时多看看、多听听教育专家的讲座,等我们听得多了,就会形成自己的一套教育理念。其实每个孩子是不同的,所以有些方法不一定适合自己的孩子,只有接受更多的知识,我们才不会遇到问题就焦虑,我们才会找到一种适合教育自己孩子的方法。
其次,我们要拒绝功利性教育。不要把孩子的学习当成唯一的目的,当功利性成为父母教育孩子的唯一目标后,这将会加速亲子关系的恶化。很多父母只关注成绩,却不知道真正支撑学习的东西是什么。第一重要的是做人,首先我们要培养孩子做一个对自己负责的人,其次我们要培养孩子在力所能及下,做一个友善的人。第二重要的是做事,我们要培养孩子勤劳,对该完成的事情有规划、认真、负责,并能承担后果。孩子的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教育内容,以上列举这些应该是最首要和基础的。如果一个孩子做人踏实,做事负责,这样的孩子很少会不认真学习,良好的成绩背后靠的正是这些优秀的品质。
再次,我们要作孩子的榜样。古人云:言传身教。在我看来身教重于言传,我们作为父母,一举一动都暴露在孩子的面前,很多父母往往忽视了它的作用。孩子就如一张白纸,他们对世界的最初认知,就是从父母那里得来的,并且会影响他们一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有一次,女儿跟我说,她很生气,我问原因,她说放学时听到班里有个男孩在骂语文老师,他妈妈竟然说,骂得对。如果不是亲耳所听,你是不是也无法想象!我不知道这样的母亲会教出怎样的孩子,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会告诉她答案。
最后,我们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美满和谐的家庭氛围对孩子来说太重要了,就如肥沃的土地之于花朵。花朵需要养料的浇灌,也需要园丁的照料。我们的孩子更需要父母的呵护与陪伴。一个不和谐的家庭,让人感觉压抑和窒息,孩子就如无根的浮萍一样没有安全感。他们会敏感、胆小、害怕,因为他们缺少来自家庭的温暖。“爱"对于一个成年人尚且很重要,更何况是幼小的孩子。
我是一位母亲,也是一位老师,以上是我的一点拙见,希望与大家共勉,愿我们都把爱化作春雨,滋润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