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如果没读过他,你就不曾真正来过这里
01 转世灵童
公元1682年2月25日,在刚刚重建焕然一新的布达拉宫里,一位老人安静地、永远地闭上了眼睛,这位老人就是执掌西藏最高权力的五世达赖。
辅佐达赖的最高行政长官桑结嘉措为了利用五世达赖的权威,秘不发丧,继续以五世达赖的名义统治西藏。同时为了应对真相泄露后的继承问题,他秘密派人到民间寻找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按照藏传佛教的教义,五世达赖的灵魂一年后会转世到一个新出生的婴儿身上,这就是所谓的转世灵童。
在藏南一个偏远的村庄,一位农奴的儿子被选中了,这个婴儿被认定为五世达赖的转世。为了防止五世达赖已经圆寂的消息泄露,此事只有极少数人知道,连这个婴儿的父母也不知道,甚至直到他们去世,他们也不知道自己的儿子就是未来的达赖。
02 写给初恋的诗
这个被选中的婴儿就是后来的六世达赖仓央嘉措,因为秘而未宣,除了摄政王及其亲信外无人知晓,所以这时的仓央嘉措还是相对自由的。他无忧无虑的享受着青春,享受着自由,骑最快的马,喝最烈的酒,也在他最美的青春里遇到了他一生最爱的人。
这位多情的诗人恋爱了,爱情也激发出了这位天才诗人的创作灵感,他开始在他短暂的人生中写出一首首美丽无比的诗篇。
在一个夜色温柔的晚上,一轮皎洁的明月高高升起,月光如潮水般涌入了仓央嘉措的房间。中原的诗人在《诗经》之后,几乎很少有人赞美爱情。李白看到这月光如水写得是“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写得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苏轼写得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只有仓央嘉措,看到动人的月色想起他心爱的恋人。这位诗人毫不避讳,拿起他热情而又奔放的笔赞美他美好的初恋、赞美他心爱的情人。
在那东山顶上,
升起皎洁的月亮。
玛吉阿米的面容,
时时浮现在我的心上。
“玛吉阿米”是个武则天看了会沉默(武则天曾创立日月当空照的“曌”字),刘岩看了会流泪(刘岩曾创立飞龙在天的“䶮”字)的词语,这个词是仓央嘉措的独创,曾有评论家评论这个词“只有仓央嘉措这样天才的诗人才能创造出来”。玛吉阿米在汉语中没有对应的词语,意思是虽未生育我、但却像母亲一样,形容男女之间一种美好的爱情。如果非要找个词语来对应,大概就是年轻姑娘、少女,因此这首诗也可以这样来读:
在那东山顶上,
升起皎洁的月亮。
年轻姑娘的面容,
时时浮现在我的心上。
这首诗后来在西藏流行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整个西藏几百年间口耳相传,几乎人人都会吟唱这首诗。流行程度大概相当于今天的周杰伦+张学友+李宗盛+汪峰+···,豆瓣评分9.9,公众号阅读量10万+,收视率打破新闻联播。
初恋是一场革命,他遇到她的一瞬间,一切都被摧毁和打破了。这种玄之又玄无声无息,却又如影随形入骨刺心的感觉,这种甜蜜的痛苦,仓央嘉措是这样描写的:
第一最好不相见,
如此便可不相恋。
第二最好不相知,
如此便可不相思。
和胡适先生的“也想不相思,可免相思苦。几次细思量,情愿相思苦”有异曲同工之妙。
当然仓央嘉措是幸运的,美丽的姑娘接受了他,成为了他的恋人。爱情给了仓央嘉措太多的幸福,当然要再来一首:
自己的意中人儿,
若能成终身伴侣。
犹如大海底下,
得到一件珍宝。
可惜好景不长。1696年,康熙帝在平定准噶尔的叛乱中得知五世达赖已圆寂多年,他立即下旨对摄政王桑结嘉措进行训斥。1697年,仓央嘉措正式被宣布为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从藏南迎到拉萨。仓央嘉措,就这样从一个农奴的儿子变成了佛祖在人间的化身。
这种幸运,也许是无数人的梦想。但对于仓央嘉措,这是他人生悲剧和不幸的开始。仓央嘉措突然变成了达赖,他的朋友和初恋情人都被要求起誓不再和这位新的达赖来往。他也要马上受戒,再也不能接触女人。因此,渴望自由、渴望爱情的仓央嘉措一点也高兴不起来,他只想留在这里和他的恋人、他的朋友在一起。我本无心求富贵,奈何富贵逼人来。功名利禄、富贵荣华于仓央嘉措,不过浮云而已。
但是人生本就是一场无可奈何,他无力反抗,他的情人更无力反抗,他们都只是命运一枚小小的棋子。所有曾经的幸福在此刻都变成了痛苦,并且加倍还给了他。如果能重来,他宁愿不再遇到她。他只有忍着失去初恋姑娘的痛苦,写下诗句安慰自己。
花开的时节已过,
蜜蜂儿并未伤心。
同爱人的缘分已尽,
我也不必难过。
但事实上,在他短暂的一生中,这位多情的诗人从未忘记他美丽的初恋情人,在他圆寂前他还为这位姑娘写下一首离别的诗。
他一直爱着她,偶尔也爱别人。
在她们像她的时候。
03 世间最美的情郎
在墙院高深的布达拉宫,这位年轻的达赖被要求遵守严厉的佛教戒律,每天主要的活动就是学习佛经。从后世的资料和研究来看,天资聪慧又悟性极高的仓央嘉措佛法造诣是非常高深的。但是身为西藏的最高权力者,他只是个傀儡,所有权力都掌握在摄政王桑结嘉措手中。另一方面,年轻的仓央嘉措曾享受过美好的爱情和自由的生活,而此时他就像被关在笼子里的鸟儿,这让他渐渐生出厌倦情绪,想逃离布达拉宫的生活。他渴望有所改变,渴望生命中能有一丝阳光和雨露,他渴望爱情,渴望自由,渴望发生点什么。
我行遍世间所有的路,
逆着时光,
只为今生再与你相遇。
于是在黄昏后,他悄悄从布达拉宫的后门溜出去,流连在拉萨的街头酒铺店肆。他又开始了他新的生活,他又爱上了拉萨一位美丽的姑娘。但是他是达赖,他不能爱上任何人。他无法给他爱的姑娘应该拥有的一切,他甚至没有成为一个丈夫的权利。礼法和自由的抉择让他深深的痛苦,佛法和所爱的姑娘,他只能选择一个。
曾虑多情损梵行,
入山又恐别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
很多人的爱情不被父母认可,很多人做的事被自己的内心鄙视,很多人的梦想屈服于现实,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找自己的双全之法。
他是雪域高原最大的王,他是佛祖在人间的化身。但是他不爱江山,只爱他的美人。
住进布达拉宫,
我是雪域高原最大的王。
流浪在拉萨街头,
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https://img.haomeiwen.com/i8243611/f6529c5018e8f79b.jpg)
只有在情人的怀里,才能给他因被禁锢而疲惫的灵魂一丝安慰。但是这一切却只能在偷偷摸摸中,他不能像一个正常人一样享受爱情,结婚生子,过平淡的生活。白天的他只是个演员,而夜晚流浪在拉萨街头的才是真正的仓央嘉措。
一个人需要隐藏多少秘密,
才能巧妙地度过一生。
这佛光闪闪的高原,
三步两步便是天堂。
却仍有那么多人,
因心事过重而走不动。
他每天黄昏后偷偷溜出去和情人约会,清晨再悄悄回到布达拉宫。然而一天早晨,苍茫的青藏高原,飘起了一场悄无声息的大雪。他回到布达拉宫,看到身后留下的脚印,出卖了他刚从拉萨街头回来的秘密。大雪纷纷扬扬却又安静无比,好像全世界的雪都落在眼前,他在漫天大雪中写道:
夜里去会情人,
早晨大雪纷飞。
保不保密都一样,
脚印留在雪地上。
真要命,这首俏皮可爱又略带无可奈何的诗,明明读起来就像一首打油诗,但却绕过眼睛,穿过喉咙,直击心脏。
04 世间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不是闲事
1705年,桑结嘉措的政敌拉藏汗发难,打败并处死了这位统治西藏几十年的摄政王。拉藏汗向康熙皇帝报告桑结嘉措谋反,并奏称六世达赖仓央嘉措不守清规,耽于酒色,请康熙帝予以废黜。康熙准奏,下令将仓央嘉措押解至北京。
从布达拉山顶上,
圣心所化光辉照四方,
我身化作一贤者,
到藏地的北方再北方,
为度无怙苍生离孽障。
在押解北京的途中,行至青海湖畔时,年仅24岁的仓央嘉措不幸染病去世。沈从文说,一个女子在诗人的诗中永远不会老去,但诗人自己却老去了。而仓央嘉措,这位天才的诗人,永远定格在了美丽的青海湖,就像一缕清风绣在水面,永远停留在了他的24岁,永远不再老去。
世间事,
除了生死,
哪一件不是闲事。
05 不是仓央嘉措的仓央嘉措
因为仓央嘉措富有感染力又别具特色的诗,很多类似风格的诗被误传为他所写。以下两首在网络上传播甚广,其实并非仓央嘉措所作。
见与不见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或者,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相爱,寂静欢喜。
这首诗在冯小刚的电影《非诚勿扰2》里出现后,引起全国大热,误传为仓央嘉措所作。后在杨幂主演的《宫锁心玉》中又作为片尾曲,由何晟铭演唱,词作者也署名为仓央嘉措。但其实这首诗是广东女作家扎西拉姆·多多,本名叫谈笑靖的一位姑娘所作。
那一世
那一天,闭目在经殿香雾中,
蓦然听见,你诵经中的真言;
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
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
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
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这首诗最早出现在一首叫《信徒》的歌曲中,词和曲的作者都为何训田,也非出自仓央嘉措。
这些诗虽然不是仓央嘉措所作,但却广为误传出自他之手,这也说明人们对仓央嘉措诗作风格的喜爱。他的诗朴素真挚,通俗优美,已经被翻译成二十多种文字,传播到全世界,并深受藏族人民和全世界人民喜爱。
读过仓央嘉措,读过这位西藏最伟大的诗人、西藏人民最热爱的达赖,也许才能更懂西藏。一如外国人读过孔子和李白,才能更懂中国。
当你走在拉萨街头,走过仓央嘉措曾走过的路,吟诵起他曾在这里写过的诗,也许会忍不住为这位天才的诗人泪流满面。
就像一个不解风情的少年。
欢迎关注公众号“法律那些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