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原文学习二

2023-07-05  本文已影响0人  坐看云起时wjh

南次二经

    《南次二经》之首,曰柜(jǔ)山,西临流黄,北望诸(pí),东望长右。英水出焉,西南流注于赤水,其中多白玉,多丹粟(1)。有兽焉,其状如豚(2),有距(3),其音如狗吠,其名曰狸力,见(xiàn)(4)则其县多土功(5)。有鸟焉,其状如鸱而人手(6),其音如痹(7),其名曰(zhū)鸟,其名自号(8)也,见(xiàn)则其县多放士(9)。

    【注释】

    (1)丹粟:粟米一样的丹砂。(2)豚:猪,此处指小猪。(3)距:雄鸡等跖后面突出像脚趾的部分。此处指鸡爪。(4)见:与“现”同音同义,指出现。(5)土功:土木工程。(6)鸱:一种常见的凶猛鸟类,别名很多,如鹞子、鹞鹰、老鹰、鸢鹰等。人手:这里并不是指它长着人手,而是指它的脚爪有蹼,像人手那样。(7)痹:闷,气闷。(8)其名自号:叫声像是在呼叫自己的名字。(9)放士:文臣士子被流放。

    【译文】

    《南次二经》里的第一座山,人们称之为柜山。柜山西边临近流黄,向北可以望见诸山,向东可以望见长右山。(也有学者认为“望”是“接近”的意思。下文多次出现这种情况,我们一般采取较为普遍的翻译。)英水从这座山发源,向西南流入赤水,英水中蕴含着很多白色玉石,还有很多粟粒般大小的丹砂。柜山中活动着一种野兽,它的外形像小猪,但又长着一双鸡爪,它叫的声音如同狗叫,人们称它为狸力。哪个地方出现狸力,哪里就一定会有繁多的水土工程。柜山中还栖息着一种鸟,它的外形像鹞鹰,但又长着人手一样的爪子。它啼叫的声音如同痹鸣,人们称它为鸟。鸟的鸣叫声就是自身名称的读音。它在哪个地方出现,哪里就一定会有众多的文士被流放。

    东南四百五十里,曰长右之山,无草木,多水。有兽焉,其状如禺(1)而四耳,其名长右,其音如吟(2),见则郡县大水(3)。

    【注释】

    (1)禺:猿猴的一种。(2)吟:呻吟。(3)大水:发大水,引起大水灾。

    【译文】

    (柜山)往东南四百五十里,是长右山,没有花草树木,但此处多水。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猿猴却长着四只耳朵,人们叫它长右,它的叫声如同人在呻吟。长右在任何郡县一旦出现,那儿就会发生洪水灾害。

    又东五百里,曰浮玉之山,北望具区(1),东望诸(pí)。有兽焉,其状如虎而牛尾,其音如吠犬,其名曰彘(zhì),是食人(2)。苕水出于其阴,北流注于具区。其中多鮆(cǐ)鱼(3)。

    【注释】

    (1)具区:学者考证为如今江苏省境内的太湖。(2)是食人:吃人。“是”在此处可以不译,它的作用是表示肯定或加强语气。(3)鮆:有人认为这是一种近海的鱼类,头长,体扁。也有人认为它的读音为zī。

    【译文】

(句余山)再往东五百里,坐落着浮玉山。从浮玉山上向北望,能看见具区泽;向东望,能看见诸水。浮玉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老虎,却长着牛的尾巴。它的叫声如同狗叫,人们称它为彘,是能吃人的。苕水从这座山的北麓发源,向北流入具区泽。苕水中生长着很多鮆鱼。

    又东五百里,曰会(kuài)稽(jī)之山,四方,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砆(fū)石(1)。勺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湨(jú)(2)。

    【注释】

    (1)砆:“玞”的通假字,指质地、色泽像玉的一种石头。(2)湨:湨河,古水名,这条河在今河南省境内。

    【译文】

    (成山)再往东五百里,有座山叫会稽山。会稽山呈四方形,山上蕴藏着丰富的金属和玉石,而山下则盛产砆石。勺水从这座山发源,向南流入湨河。

    东五百里,曰漆吴之山,无草木,多博石(1),无玉。处于东海,望丘山,其光载出载入,是惟日次(2)。

    【注释】

    (1)博石:一种用来博子的石头。博:古代的一种棋戏。(2)次:临时驻扎和住宿。

    【译文】

    (鹿吴山)再往东五百里,有座山叫漆吴山。漆吴山中没有花草树木,它盛产可以用作棋子的博石,但不出产玉石。漆吴山位于东海之滨,远远望去,这座山就如同一大片丘陵。这座山上有光影闪烁,忽明忽暗,那里应当是太阳停歇之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