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第七节)你心中的困惑源于“看不懂”自己

2019-11-01  本文已影响0人  糖纸疯了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每往前走一步都会有困惑相伴随,社会越往前发展,冲击我们内心和思想的事情就会越多。一个人心中若有解不开的困惑,整个人的思维都是乱的,而内心烦乱是最耗费人精力的,人在内心烦乱的心境下做事,就很容易做错事情,更不要说要成就大事业了。

人之所以没有办法走出困惑,原因既可能是我们持续在一个圈子里打转。比如:因为生活压力,看什么都没有感觉;也可能是我们高度和层次不够,看什么都觉得有问题。如果看不懂人世间所发生的事情,就是在用过时的思维来解决当下的现实问题,这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佛陀在菩提树下开悟的时候,望着夜空里满天的繁星,心中一亮,真是奇妙,世间一切众生原来人人都具有智慧法相,只是因为自身的烦恼和执著而不能证得;

禅宗六袓慧能在开悟时说"何其自性,本来清静;何其自性,何其具足;何其自性,能生万法!"

心学祖师,明代大儒王阳明在贵州龙场悟道时,从睡梦中惊醒,跳起大呼:"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这三句话已经流传了五、六百年甚至上千年,但真正听懂并且能够证悟的人很少。在历代圣人或高僧的心中,体验到的实相都是一样的,但是,体验的意境却是非常复杂的,语言永远不能把内心中的意境最准确、最完整的表达出来。因此,人类急需要世间真正学问,来化解所有人的困惑。

世间的终极智慧肯定不是人生经验。世事难料,经验又怎么能靠得住,历代经典当中也没有明说,否则,世上也不会有那么多的书呆子。我们之所以没有懂,是因为身在庐山,但是心早已经在庐山之外。只有在山中内观自己,智慧才有可能在你心中显现。

一个人想通过人生经验或阅遍天下藏书来获得终极智慧的路是走不通的,因为你即使学再多的道理,也只是水中浮萍,心中无根。其实,世间的终极智慧人人身上都有,只是你从未想在自己身上找,只有在自己的心上培养出善根来,智慧才会培养出来。

用完就放下

高人都是见什么用什么,用完就放下。历代典籍,包括孔子、孟子、老子、庄子、朱熹、陆象山、王阳明等等,只是帮你开悟的工具,悟懂了之后就要放下,不要让前人的某句话束缚了你的心,否则你就会犯执着了。人每住前走一步都离不开语言开路,你懂人性了,就懂得了上什么山唱什么歌,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在什么场合显什么相,口才绝对不是练出来的,而是对人性各点深入洞察与揣摩后的应用。

要淋漓尽致显现人情味

看一个人是否有智慧,就看他显现了人性中的哪一个点。世间任何学问,都大不过你决定要显现人性中的哪些点,高手都是把几个点显现出淋漓尽致显现人情味,马云之所以是中国首富,看看马云是不是经常在淋漓尽致显现人情味了?一个人做事的最高境界,就是看起来很有人情味,领袖人物都是以此来吸引追随者。一个人成功,一家企业成功就是有人情味,成就事业的人都有人情味。

事事磨练,事上磨练

人生有许多问题,不是经历不够,就是体验不够。人没经历过就会惊惶失措,经历多了就会面不改色。

一件事心中想了很久,而没有去做是最伤自己。因此,一件事情只有经历了,心才能历练出来,才能真正得到经验。否则,即使学了很多东西,一遇事心就会慌,说明你用的不是你自己经历后的体验,而是从书上看来的道理。读书人最怕的就是看书多做事少,读书读到记忆层面是没有多少用途的,只有你读到了心灵层面才行,所以,你要是真想做成大事就得把自己的心打开,然后去拼命历练。

小成靠学,大成靠经历,最大成靠悟。一个人即使开悟了,依然要经历大量的事情,要事事磨练,事上磨练。

学会体察自己的内心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心中无时无刻不生起一个念头,一定要清醒的察觉到这个念头究竟能把你带向何方?心中的念头既能成就一个人,也能毁灭一个人,人生出问题就出在了起心动念上面。人如果降服不住心念就会被心念所降服,你心中升起什么念头,最后都转化成你的命运;心中一旦升起一个不好的念头,虽然看似没做什么,但表情和行为已经显露坠崖的结果。因此,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要学会体察自己的内心,好好向内观照自己,以及心中升起的每一个念头。

所有智慧都来自于一种思想对你冲击时,你的内心与之碰撞之后所产生的感觉,这就是智慧,是对你真正有用的智慧。只有你触摸到根本,你就能真正参透这个世界所有困惑。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