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我听写作大家园📝(夕雅编)日更达人联盟

由“两瓶牛奶”引发的思考(一)

2019-02-23  本文已影响123人  Moon_star
由“两瓶牛奶”引发的思考(一)

01. “暴饮事件”

昨晚凌晨仍迟迟不肯睡觉,而在这之前已经无数次闭眼又睁眼,甚至模模糊糊中还梦见自己手拿手机在打瞌睡。猛地一下惊醒,不知怎的食欲突然来了,特别想吃东西,明明也不饿。

出于尝试着去不压抑自己,于是喝了一瓶牛奶。可是食欲似乎还是没有满足,总想再吃点什么,由于在心理学的书中了解到,我们就是有时候会怎么样,有时候又会怎么样,于是再三犹豫喝了第二瓶牛奶。

冥冥之中,我感觉到了自己出现了暴饮暴食的倾向,大半夜的凌晨已过不睡觉,还特别想吃东西,然后一口气喝了两瓶牛奶,这不是暴饮暴食是什么?!!!

或许随着年龄的成长,随着经历和阅历以及知识的增长,我们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吸取经验教训,当然,这也许是要有自知之明的人才更可能做到。因为我们总是在不断地试错,不断地犯错,却很少甚至从未反省过自己,然后不断地重蹈覆辙。

回到之前的问题,其实我只是“暴饮”了,而暴饮暴食,暴饮之后便是暴食,想想就觉得可怕。对于身体本身和生活小事来说,这已经是很糟糕的事情了。

查理芒格用他的智慧告诉我们,过上幸福生活的方法就是避免痛苦,避免不好的事情。他再三强调的就是从相反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反过来想,总是反过来想。比如想要变富,就要避免生病,避免意外,避免患上艾滋病,避免死亡。

为了清楚地认识自己,吸取教训,重整当下的生活状态,于是我搜索了关于暴饮暴食的资料:

暴饮暴食的特征是无法控制的多食、暴食,且患者不会强迫自己呕吐或者吃泻药,最终导致体重极大增加。引起暴饮暴食的原因包括生理原因和心理原因(缓解工作压力、掩饰不安的情绪、消除紧张感觉等)。

治疗暴饮暴食的方法包括:

1.明白自己为什么要吃东西;

2.了解自己暴饮暴食的动机;

3.重新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路。

由“两瓶牛奶”引发的思考(一)

李笑来老师也在他的书中告诉我们,我们要避免风险,避免犯错,如果犯错了,就要总结失误并且吸取教训,可是如果能从别人的试错中吸取教训岂不是更好?因为有的风险付出的代价是不可挽回的,比如破产甚至死亡。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写下的生活小事看似没有意义,其实不然。我们已经犯错了,却还总结出经验教训,不仅可以使我们自己反省,还可以让别人从我们的故事中学会避免同样的错误,这样我们犯下的错误和我们的文字便都有了意义。

事情的发生必然伴随着某种原因,而自身的事情必然是自己的原因。我不知道外在什么因素影响了自己,但是我的内心和生活一定存在问题,为了认真生活,有这样的隐患存在其实是很可怕的。

我告诉自己:“什么都不要做,必须自我反思了!”若是以往,我肯定会觉得,天哪,又暴饮暴食了,真糟糕,整个人都不好了。可是现在,我可能学会了面对生活中更重要的事情,学会了去思考事情,去处理事情本身,而不是一味地埋在懊脑和后悔的情绪中。

犯了错误,我会去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为什么会这么做?我该如何避免这样的错误再次发生?……”

之所以会“暴饮”,是因为:

1.我熬夜了,还有上床之前喝了杯子里用剩余的咖啡残渣冲的水。不要熬夜,睡前不要接触任何一点咖啡因!

2.我在尝试做真实的自己,听从内心的声音,相信了心理学的某些知识。当然,这并不代表心理学是错误的,不要听心理学扯淡。任何一种知识都应该被尊重,都值得认真对待。

了解一些心理学知识,的确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对自己,“暴饮事件”已经证明了。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就不反思自己,一味地用心理学来放纵自己。

心理学的作用是给那些患有心理疾病的人治病,以及让我们正确清楚地认识自己,但不以此为理由逃避责任,而是更加客观地面对事情。

痛苦时,不开心时,我们可以用心理学的知识来安慰自己;与别人发生矛盾时,我们知道是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内心造成的影响,我们或许可以告诉自己,这不是自己的错,但是也不代表完全推脱自己的责任。

再比如说,这一次我犯懒了,而我又才从心理学的书籍中了解到人就是有时候会懒,有时候会特别自律,然后我就允许自己懒一下。但更需要明白的是,我们不能每次都用这种方式来放纵自己的懒惰。

做自己,并不是无穷无尽地满足自己的欲望,而是真诚地听内心的声音,并温柔地回应。

由“两瓶牛奶”引发的思考(一)

02. 自我认知

最近花了大量时间看心理学的书籍,的确是对自己更加好了一点,但是如果发现不开心的自己有了好转,就不能继续用心理学来麻痹自己了,而是要去读一些名人哲思之类的书籍,或者学习某个技能,某种其他知识。某个时间段某种情绪下要选择相应的书看,做一件事情也应该适可而止。

我们之所以会觉得某件事很糟糕,其实是因为我们放大了事情的影响。我们以为做了A事,然后就会发生B事,接着会引发C事,继而又会出现D事……最后会怎么样?会死。于是我们就觉得,天哪,真糟糕! 而实际上这些事情越到后面发生的概率都就越小,到最后我们潜意识里的“真糟糕”发生的概率就特别特别小了。

我们懂了这些,在某些时候可以用来安慰自己,这次没做好没关系,这次犯错了也不要紧,事情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糟糕。但是我们不能每一次都这么想,我们要承认并尊重这些知识的存在,但不能以它们为理由无节制地纵容自己。

学习知识是为了让我们变得聪明,用理性的思维去思考问题,但也不排斥感性的存在。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向更好的方面发展。

由“两瓶牛奶”引发的思考(一)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